态度的结构势.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态度的结构势.pdf

摘要 本文的研究出发点是语言具有两种最基本的功能一描写功能和评价功能。 评价功能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作者或说话者表达态度的重要手段。在语言 学领域,评价一直是一个引起众多争议的的课题。虽然有不少学者对这一语言现 象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探讨,如Labov等(LabOV 1967/1997)和Hunston等(Hunston 2000)用 1986; 1995;Tench 1994;Fleischman Halliday (attimde),研究的也是话语中的评价现象;Ochs等(Besnier1990;Ochs1989)侧 andNichols 1986:Chafe 1984;Hyland andAnson and 1993;Beach 1992;BiberFinegan 1996)和“态势”(stance)(Barton 1988:1989)等都与评价有着紧密的联系,但这些论述都没有真正把握评价的 本质属性。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作者首先探讨了评价的本质,把评价看作是“评 价者(评价主体)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被评价者(评价客 体)作出的价值评判”。因此,评价是一个包含评价者、被评价者、评价标准和 价值评判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的统一体。 基于对评价四要素的认识,本文进一步修正了评价理论的现有框架,把评价 系统看作是一个包含态度、介入、级差和评价标准四个子系统的话语资源。态度 是评价系统的核心,介入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在主体间立场上意义的协商,级差 对态度和介入资源的程度进行分级。 目前,评价的研究大都局限在词汇层面,即更多关注态度词所表达的评价意 。义。在语法层面,除了对个别带有明显评价意义的结构有所涉及外(见Hunston Sinclair2000的局部语法),对其它结构,特别是情感的语法结构,没有专门 的论述。本文以评价理论为基础,探讨评价中态度意义的语法模式,以期探讨构 V 建评价语法的可能性。 以语料库为基础,本文确定了10个结构模式是典型的情感模式,12个结构 模式是典型的评判模式。评价的结构模式在语料库中的分布规律为态度系统的话 语语义分类提供了可靠的语料支持。首先,语料库的搜索结果推翻了和对态度系 统的三分法,取而代之的是根据语料库结果概括出的两分法,即情感和评判两个 子系统。从本质上看,鉴赏是评判的一个范畴,所以作者把鉴赏看作是隶属于评 判的美学评判范畴。 第二,对情感的语义分类同时借鉴T6理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从心理学 角度看,情感可分为基本情感和复杂情感,评价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体现为三种 基本经验:一t3理经验、物理经验和社会经验。其中,情感体验的核心是基本情感, 复杂情感是三种基本经验的结合。心理经验在结构模式上体现为be型情感模式 和feel型情感模式。情感的结构模式还呈现作者情感和非作者情感的差异,在所 有的模式中,作者情感的频率远高于非作者情感,说明评价者对表达自己的情感 有更大的自由度。作者情感和非作者情感的区分对于语篇分析具有重大意义。一 方面,利用作者情感和非作者情感可以追溯评价的来源,另一方面,某种情感的 偏好或偏离是识别不同语篇类型的基础。另一种情感分类是情感者模式和情感激 发模式,情感者模式以人做主语,情感激发模式以非人称做主语。这种区分对英 语学习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第三,作者把评判子系统首先分为情感评判、伦理评判和美学评判三种类型。 该分类的理论支持是对态度系统结构的心理学基础和语料库搜索结果。语料库显 示,MartinWhite(2005)提出的鉴赏模式是不完整的,所以鉴赏应该是评判的 一个范畴。对评判的分类还借鉴Halliday关于情态和意态的论述。在评价理论的 框架里,情态被看作是介入的资源。本文作者把情态看作是态度的资源,同时具 有介

文档评论(0)

qiaochen1711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