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旋回气候高度不稳定性及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Y1008998 摘 要 气候变化研究一直是近十几年来地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距现代全新 世间冰期最近的间冰期——末次间冰期由于其记录承载体较丰富、分辨率较高、 相互之间可比性较强,因此使其成为理解目前全新世间冰期气候自然变化的最佳 选择对象。紧随末次间冰期之后的末次冰期,其环境格局与末次间冰期大相径庭。 虽然当今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气温居高不下,但是对末次冰期环境进行详细研 究,这对于目前人类来说意义仍然重大。因此,末次冰期旋回以来的气候变化研 究也就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 中国的黄土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曾经一度辉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果,当时的黄土沉积成为可以与冰芯、深海记录相媲美的陆相沉积。但是,由于 大多数黄土剖面其沉积速率较低、分辨率不高,从而限制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就末次冰期旋回而言,黄土记录中还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末次间冰期内差异 更大。这些差异是黄土地层所承载气候信息本身的差异,还是由载体后天的变异 所引起的?这需要一些比较可靠的、新的剖面来加以验证。然而,黄土高原中部 大多数剖面由于沉积速率较低f特别是sl地层),加上后期强烈的成壤作用和淋溶 作用可能影响其气候记录。大多数黄土地层.由于其所固有的缺陷,限制了对其研 究的进一步深入。幸运的是,在中国的一些特殊地理区域,的确存在末次间冰期 的一些厚层黄土剖面,其沉积速率与分辨率都特别高。本论文所着重研究的、分 别位于六盘山东西两侧的河南三门峡王官剖面与甘肃武威沙沟剖面,仅就sl而言, 东西两剖面中其厚度分别为12.5米、11.6米,其末次间冰期时段的沉积速率分别 季风区气候变化的一些细节与机制问题。 通过对王官剖面与沙沟剖面的对比研究,发现此两剖面的s1地层包括5个古 土壤层与4个黄土层,并且它们在形成时间上彼此对应较好,指示了末次间冰期 所发生的5次强夏季风事件和4次强粉尘堆积事件。说明在末次间冰期无论是东 亚冬季风还是东亚夏季风在此两地都存在多次波动反复,同时也暗示东亚季风在 末次间冰期很有可能存在较大不稳定性,远非以前所认为的“三蜂两谷”的模式。 从代用指标的变化幅度上来看,在末次间冰期,东亚冬季风变化幅度远小于夏季 风变化幅度,并且冬、夏季风分别对东亚季风区的西部和东部施加了更多影响。 研究发现,无论是从两剖面的地层上还是从各代用指标曲线上,都明确指示MIS 5a、MIS5c亚阶段表现为两暖事件夹一冷事件的模式,指示同期的气候具有很大 不稳定性;而MIS5e亚阶段仅表现为一单一的暖事件,进一步佐证该亚阶段 (Eemian间冰期)气候是较为稳定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5次强夏季风事件和4 次强冬季风事件与东亚季风区内的其它记录以及东亚季风区以外的记录(尤其是 NGRjP冰芯记录、北大西洋地区的记录)可比性较强,暗示在末次间冰期,东亚 季风气候仍可通过西风带及相关气压系统与极地、北大西洋气候系统呈现显著遥 相关。我们初步推测,末次间冰期热带海洋地区夏季风的不稳定性信号可能经由 海洋传送带影响到北大西洋地区的气候,并且这种不稳定性信号在北大西洋地区 被放大。东亚季风区一方面要接收(经由夏季风)来自热带海洋地区所传递来的末 次问冰期不稳定性信息,另一方面(尤其是东亚季风区的西部边缘地‘区)还要受到 f通过西风带)来自北半球高纬地区的影响。 我们的两黄土剖面都捕捉到了发生于末次冰期的最先由北大西洋地区所揭示 结果较为一致,进一步佐证了末次冰期发生于北大西洋地区的快速气候波动事件 同样存在于中国的黄土记录中。但是,西面的沙沟剖面对这些亚轨道时间尺度上 的快速气候波动的反应要比东面的王官剖面敏感,即其波动幅度要大一些。结合 其它高分辨率的黄土剖面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北大西洋地区末次冰期所发生的 快速气候波动事件的幅度在中国黄土记录中自西向东逐渐减小,推测这主要是由 西风与东亚夏季风的共同作用所造成的。 在末次间冰期一末次冰期转换时期,我们的两研究剖面都同时捕捉到了发生 kay73.6 于70.5 ka的一暖性回返事件。结合其它地区的研究,我们认为,该事件 很可能是一次发生于气候转型期全球普遍存在的暖性突变事件。另外,两黄土剖 面还记录到了发生于末次冰消期的YoungerDryas与Heinrich1冷事件及Boiling与 Allerod暖事件,黄土记录所指示的这些事件特别是冷事件的发生时间与格陵兰冰 芯记录

文档评论(0)

sjatkmvo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