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卫生条例培训-12.6.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卫生条例培训-12.6

内 容 产生与发展 执行与修订 框架与内容 准备与适用 《国际卫生条例》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产生 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发展 14世纪,欧亚两洲发生鼠疫大流行,南亚死亡1300余万人;欧洲死亡2500余万人,占全欧洲人口1/4。 1374年,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检疫站,第一部检疫规章《海员管理规定》。 1851年7月23日第一次国际卫生会议在巴黎召开,制定了世界第一个地区性《国际卫生公约》。 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发展 1866年土耳其君士坦丁堡会议和和1874年维也纳会议,将鼠疫、黄热病并列为国际检疫传染病。 1892年:意大利,国际卫生会议,制定了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检疫办法。 1893年:德里斯顿(德国)国际卫生会议,专门研究了防止东方(印度等国)鼠疫传入欧洲的检疫措施。 1903年:巴黎,第11次国际卫生会议,修订国际卫生检疫城市。 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发展(2) 1912年:巴黎,第12次国际卫生会议,形成的《国际卫生公约》文本,将霍乱、鼠疫、黄热病定为国际检疫传染病。 1924年:布鲁塞尔, 24国会议,设立海港性病防治机构。 1926年:巴黎,第13次国际卫生会议,37个国家参加,正式通过《国际卫生公约》,增加天花、斑疹伤寒为国际检疫传染病。中国出席了会议,签定了该公约。 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发展(3) 1933年:荷兰海牙,22国会议,制定国际航空卫生公约。 1944年:修订《国际卫生公约》,提出货物、行李检查和移民与边境检疫等事项。 1946年:纽约,签定了世界卫生大会组织宪章,制定检疫规章,成立检疫专家委员会。 1948年:第1届世界卫生大会,起草《国际公共卫生条例》。 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发展(4) 1951年:第4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国际公共卫生条例》。确立了“国际公共卫生条例的目的是以最大限度防止疾病在国际间的传播,同时又尽可能小地干扰世界交通运输”的立法宗旨。 1969年:22届世界卫生大会对《国际公共卫生条例》修改、充实,并改称为《国际卫生条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IHR) 国际卫生检疫立法的发展(5) 1973年和1981年先后对IHR进行修改、补充。修改后的条例,强调了流行病学监测和传染病控制,旨在加强流行病学的监测手段在国际间的运用,以尽早发现或扑灭传染源;改善港口、机场及其周围的环境卫生;防止媒介扩散;并且鼓励各国卫生当局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减少疾病入侵的危险。 我国政府于1979年6月1日致函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承认《国际卫生条例》(IHR)。 《国际卫生条例》的执行和修订 执行情况 修订背景 修订过程 关注焦点 我国执行情况 1979年6月1日,我国承认《国际卫生条例》,开始对该条例承担义务。 1980制定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试行办法,规定了六种监测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疟疾、脊髓灰质炎、登革热、斑疹伤寒和回归热。 1988年,卫生检疫工作所执行的国境卫生检疫法是国际卫生条例在中国适用的具体体现。 我国执行情况(2) 卫生检疫局 1988年成立,将42个卫生检疫机构上划由卫生检疫局管理。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1998年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国家动植物检疫局和国家卫生检疫局合并组建,各地组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1年4月,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 我国执行情况(3) 卫生检疫 2005年共检疫查验出入境人员2.62亿人次; 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104.7万人次,发现患有疾病9964人; 各口岸捕获媒介1.54亿只; 疾病监测 1985年来,共对1391万出入境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监测,检出HIV感染者3115例 卫生处理 进行卫生处理1.4万批,其中消毒8631批,杀虫4168批,灭鼠646批。 我国执行情况 修订背景 原IHR与国际卫生状况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原IHR(1969年)主要规定鼠疫、霍乱、黄热病三种传染病的国境卫生检疫措施和相关技术文件。 近30年来,由于国际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发传染病不断发现,人类对卫生需求不断增加,卫生检疫内容不断延伸。 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自的法规、规定,导致在卫生检疫措施上各国存在较大差异,国际卫生检疫秩序混乱。 2003年以来SARS和人禽流感疫情的暴发流行增加了修订《条例》的紧迫性,国际社会呼吁扩大《条例》的使用范围。 修订背景(2) 原《条例》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乘务人员及出入境人员监控力度不够 交通工具的监控问题力度不够 宣传力度不够,存在严进宽出的思想,阻止出境的情况较少 《国境卫生检疫法》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调整范围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