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山中避雨.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3 山中避雨

         丰子恺,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        江苏省桐乡县石门镇人),生于一八九         八年。我国漫画艺术的先驱,同时也是        近代有名的随笔散文家、西洋美术音乐        家兼教育家,更是多国语言的翻译家,        一生著作多达一百五十多种,堪称著作        等身。其以寥寥数笔刻画出的漫画,韵味无穷,号称“中国漫画之父”。   他的主要作品收集在《缘 缘堂随笔》里,另外还出版了 《护生画集》、《子恺漫画集》、 《音乐入门》等。翻译作品有 《猎人笔记》、《源氏物语》、 《西洋画派十二讲》等。 缘缘堂   对丰子恺而言,随笔和漫画是两位 一体的:“在得到一个主体以后,宜用 文字表达的就写随笔,宜用形象表达的 就作漫画。”他的散文往往偏重描写平 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读者可在字里行 间察觉出生活的情趣与生命的源头,体 会到生活的美与哲学。其实,古今中外凡是脍炙人品的佳作莫不拥有这样的特色,那就是借着敏锐的观察,加        以丰富的情感表达,自然能创出“凡景        语皆情语”的作品,而这种寓情于景的        手法,正是丰子恺将俯拾即得的生活场        景赋予一种新奇的美感,唤起世人对平        日视而不见的事物给予无穷的关注。 ←缘缘堂内景 对丰子恺作品的评价   他在各地发表的散文,能找到的我全读了。阅读时我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感到亲切的喜悦。他写得十分朴素、非常真诚。他的悲欢、他的幸与不幸紧紧地抓住我的心。               ——巴 金   清幽玄妙,细腻深沉,富有哲学味。 ——郁达夫   他不把文字故意写得很艰深,以掩饰那实际内容的空虚。他只是平易地写去,自然有一种美,文字的干净流利和漂亮,怕只有朱自清可以和他媲美。——赵景琛   他所取的题材,原并不是 什么有实用或深奥的东西,任 何琐屑轻微的事物,一到他的 笔端,就有一种风韵,殊不可 思议。  ——吉顺润一郎 缘缘堂 丰子恺的漫画 需要掌握的字词 趋之如归 望洋兴叹 寂寥 和着歌 怨天尤人 陶冶 嘈杂 依依惜别 冗长 萍水相逢 弄里 乐以教和 工尺 仓皇 qū wàng xīng jì liáo hè yóu táo yě cáo yī yī rǒng píng lòng yuè hé chě cānghuáng 积累字词 试一试吧,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 (2)埋怨天,责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      怨客观条件。        (   ) (3)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   ) (4)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 (5)  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 ( ) (6)指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 )                 望洋兴叹 怨天尤人 萍水相逢 乐以教和 冗长 陶冶 结合上面的图画,思考一下课文每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 (1)第一段:描写游西湖,山中遇雨、躲雨的仓皇情景。 (2)第二段:写自己遇雨的心情,起初由扫兴转为感兴,其中使用对比的方式,从「大人」的体悟「山色空蒙雨亦奇」,与「小孩们」的「苦闷万状」情态,形成强烈的对比。 (3)第三段: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在寂寥的山村雨声中,切入胡琴声,作为下段的伏笔。 (4)第四段:是全文的高潮,此段中作者首先追述自己学拉胡琴的经过,其次为写自己拉着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琴声歌唱;接着一个女孩唱渔光曲,引得三村青年们的合唱,使苦雨荒山顿时活跃起来。 (5)第五段:写作者离去时,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