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藏磊落一报人记徐铸成先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昂藏磊落一报人记徐铸成先生

昂藏磊落一报人记徐铸成先生 日期:2006-03-10?作者:李伟?来源:名人传记 ????“‘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对人民负责也应对历史负责,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不颠倒是非.不哗众取宠.这是我国史学家传统的特色。称为报人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品德和特点。”徐铸成在《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中有这样一段经典论述。徐铸成先生说得好,我国新闻史上,出现了不少名记者与有名的新闻工作者,也有不少办报有成就的新闻事业家.但未必都能称为“报人”。观照徐铸成先生一生的行藏。他无疑最应当被称为“报人”。 ????说到徐铸成先生自然就联想到《文汇报》。这朵报纸的奇葩,是徐铸成先生一生心血浇灌出来的。《文汇报》从1938年创刊,历经停刊、复刊、再停刊、再复刊、改刊、又复刊.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它至今仍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一、初识先生面 ????徐铸成先生是江苏宜兴人.和笔者是同乡。近六十年前初次见他的情景记忆犹新。 ????抗战胜利后,1946年,被敌伪扼杀的上海《文汇报》复刊了(1939年5月停刊)。徐铸成离开《大公报》,再度主持上海《文汇报》。当时,国事蜩螗,人心郁闷。《文汇报》大胆揭露蒋氏政权的种种弊端,同时也提出挽救时局的救国良策。因此,《文汇报》一时风行大江南北。自然,蒋氏政权容不了难以驾驭的《文汇报》,1947年5月,勒令《文汇报》停刊,同时停刊的还有《联合晚报》和《新民晚报》。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1947年晚秋时候,徐铸成先生的叔叔祖逸樵公八十大寿,他回到故乡祝寿。那时宜兴有张《民言日报》,笔者在该报当记者。该报发行人系国民党中的左派立法委员许闻天。笔者仰慕徐铸成先生已久.很想有识荆机会。恰好笔者认识徐铸成先生的同宗徐觉先先生。笔者把这心愿向他说了,他很爽快地答应:“铸成先生回来。我一定 让你见到他。” ????徐铸成先生回乡后。我果然如愿以偿。觉先先生设家宴宴请徐铸成先生,让我去做陪客。我如约到了觉先先生府上。只见大厅上觉先先生正和一位中年人在谈话。“这就是你所向往的徐铸成先生。”觉先先生为我介绍道。那时徐铸成先生行年四十。风华正茂.圆圆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温文尔雅。他笑容可掬地和我握了握手,我原先以为他在《大公报》、《文汇报》两报主持笔政,一定居高临下.不易接近。面对他平易近人的态度.我的拘谨很快就消失了。他详细询问了我求学读书的情况.以及任职的那家报纸的背景、人员、内容等等,我一一做了回答。当我说发行人是许闻天时,他点了点头说:“这好啊!”接着他说:“《民言日报》这报名不错。报纸嘛,就应该为民立言。”正谈着,客人到齐了,大家入席。席上,徐铸成先生谈笑风生,言辞幽默,我听得入了神,要问的问题都忘了。记得徐铸成先生酒量甚宏,座中人频频给他敬酒。 饭后在厢房休息。我向徐铸成先生求教:“您的文章写得这样好.那是得力于什么?”“哪里,哪里。我那些文章都是急就篇,怎谈得上好呢?”他谦逊地说。但我仍等着他的答案。“如果说,我的文章还可以看看的话,那是得力于一部《辞源》。”他看出我疑惑不解的神情.又解释道:“有一年,我生了一场伤寒病,卧床两三个月,病中把《辞源》看了几遍。”???? ????后来,徐先生应我所请,写了“为民立言”四个字送给我们的报社。 ????这是笔者和徐先生的初次识面。 ????当时家乡父老盛赞徐先生:“宜兴有光彩。出了你这个杰出的报人。” ????此“报人”。我想就是徐铸成先生所赋予定义的那种“报人”了。 二、初登报坛 ????徐铸成先生之子徐复仑曾这样说:“父亲的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办《文汇报》和《大公报》,另一件事是当‘右派’。” ????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大公报》是张出色的报纸,它曾培养了不少优秀报人,除了徐铸成还有王芸生、萧乾、范长江、徐盈、彭子冈等。徐铸成先生的新闻才能,是由胡政之和张季鸾两位伯乐慧眼发现的。当年徐先生在北师大读书,因家境贫寒,进北京国闻通讯社做抄写员。他有鉴于国闻社所发新闻缺少新闻味.同时当时北京已不是政治中心。便向社长胡政之建议,应改变采访重点,注意各种文化活动。一个抄写员斗胆建议,竟为胡政之接受。旋即派他去河北定县采访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活动。初试即告成功。当时徐铸成才二十岁.被正式聘为国闻社记者,同时,他还兼任《大公报》记者,从此踏进了新闻圈。 ????1929年.即他做记者两年后,《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给徐铸成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当时西北军首脑冯玉祥被阎锡山软禁在太原.冯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外界鲜知他的行踪。张季鸾知人善任,派徐铸成入太原,了解冯的近况。徐铸成运用独特的智慧,居然见到了冯玉祥,还在山西严格封锁新闻的情况下发出了他的独家新闻。一篇《晋祠访冯记》一炮成功。徐铸成自己也说:“我跑政治新闻.第一炮就打响了。” ???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