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讲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讲义

记承天寺夜游 课前两分钟 回忆有关月亮的古诗词,说出来听。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所清秋。(李煜《相见欢》) ······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2.了解写作背景。 3.疏通文意,识记常用的文言词语。 4.理解文章感情、主旨,背诵全文。 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优美语言,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品析句子,体会作者在逆境中闲适自得的的特殊心境。 重点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翻译: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哪一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写作背景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版)卷一,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本文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原文阅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重点字词 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时作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脱,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欲:想要。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古今异义) 起:起身。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 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寻病终 寻:不久 《桃花源记》)(一词多义)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亦:也。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庭院里。 空明:清澈透明。 藻荇(xìng):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交横(héng):交错纵横。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仅。 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耳:语气词,“罢了”。 疏通文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看见月光照入堂屋的门户,(于是我就)欣喜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我)于是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清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淡泊闲静的人罢了。 “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时,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 (苏轼)“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念无与为乐者,

文档评论(0)

638922b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