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5《说“木叶”》1 [www.edudown.net]
林庚先生原籍福建闽侯 今福州市 ,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 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 教学目标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方面的考释,也有一些论述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第一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二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三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 第五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六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七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四至六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七段是小结。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学者,也是诗人。他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 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繁茂的枝叶特 树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征 木 黄色、干燥的质感意 树: 饱满味 木: 疏朗场 树 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合 木 秋风叶落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必修4《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必修3《宇宙的边疆》3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必修3《动物游戏之谜》1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必修4《声声慢》 2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必修4《声声慢》1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必修4《定风波》1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必修4《念奴娇赤壁怀古》10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必修4《念怒娇.赤壁怀古》8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必修4《声声慢》3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必修4《哈姆莱特》2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版必修5《装在套子里的人》1[www.edudown.net].ppt
- 人教版必修5《滕王阁序》4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版必修5《装在套子里的人》2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版必修5《滕王阁序》7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版必修5《滕王阁序》5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版必修5《装在套子里的人》4[www.edudown.net].ppt
- 人教版必修5《说“木叶”》2[www.edudown.net].ppt
- 人教版必修5《说“木叶”》9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版必修5《说“木叶”》3 (www.edudown.net).ppt
- 人教版必修5《说“木叶”》5 (www.edudown.net).ppt
最近下载
- 体例格式8: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3学习任务考核方案.docx VIP
- 石方破碎开挖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TCCPA-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钢混塔架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2025年浙江省江山市中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新】.docx VIP
- 支持性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析.pdf VIP
- Goodrive300-01A系列空压机专用变频器说明书.pdf
- 跨境电商平台创业计划书.docx VIP
- 智能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 课件 第1章 智能制造技术的产生及发展.pptx
- 2025年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100题及答案.pdf VIP
- 砂浆及砌块原始记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