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课件第二课时.ppt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江花月夜》课件第二课时

诵读后半部分,思考: 思维火花 前人曾评论说该诗艺术技巧极高,试简要分析该诗艺术手法。     (1)诗的艺术结构严谨完美。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2)善于烘托和铺垫。 第一段由春江引出明月,渐次引出花林、芳甸。江伴月,月伴花,将春江花月夜组合成一个优美完整的画面,谱写了一首春的颂歌,这首春的颂歌又反衬着青春的哀愁。接着诗人面对春江明月,抒发了宇宙永恒、时空久远的感悟,从中寄寓着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慨叹! (3)选择景物极具典型性。 春江花月夜,一字一画,本身就很优 美,很典型。叙离别选“青枫浦”以抒情,述 哀愁选“妆镜台”以达意,都是很典型的。按 说月照高楼,楼上景物无所不 照,为什么写独 照“离人妆镜台” 呢?景物的选择, 包蕴了丰富的内容。 妆镜台 古人云:女为悦己者容。女子是为心爱之人而打扮的。此妆镜台在夫妇原来和美团聚时,是天天开镜梳妆打扮的,丈夫离去后,又一直闲置不用,而今月光又照在妆镜台上,何日夫妇团聚,使美人重开妆奁,重新梳妆呢?物景关情,妆镜台凝聚了过去相聚的欢乐;离别后的悲苦和对将来重逢的企盼,包蕴了一段浓浓的感情历程。 作业 1 背诵全诗 2 本诗的“预习作业”及“拓展延伸篇” * * * 第二课时 1.后半部分的情感字是哪一个? 2.诗中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1.“愁”——白云牵起的游子、思妇的离愁 2.通过描写思妇的形象,表现离愁。 动作:卷不去,拂还来 心理:逐月华,流照君 梦境:梦落花,不还家 现实:斜月沉,无限路 情之缠绵难遣 情之热烈深厚 情之感伤失落 情之纷乱弥漫 形式上全诗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 整体感知 而在内在情感中,月已不再是月,而成了一种情感的载体,承载了作者写景、沉思、抒情的重任,从而使文章形成了三个层面: 春江月夜的美景 江畔月下的沉思 因月而起的情思 【抒情层次】 月景 : 春江花月 景物美 月思 :宇宙人生 哲理美 月情 :思妇游子 情感美 (景) (情) (理) 完美融合 “明月”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时间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空间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苏轼《水调歌头》 愁绪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铃霖》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赵嘏《江楼旧感》 爱情 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传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更激起和历史洪流相融,奋力在短暂的人生中有为的斗志。 当然,月还是的愁绪、爱情的代表意象。 (4) 诗中多处用了比喻拟人手法 “月照花林皆似霰” (明喻)生动地再现了月光之下,花林一片白蒙蒙的绮丽景象。并与下一句把月光比喻成霜构成有机的联系。 “可怜楼上月徘徊”,“徘徊”将明月拟人化,既写出明月光影明灭的自然属性,又将明月人性化,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因而陪伴在思妇身旁,久久徘徊,不忍离去。 运用拟人手法,将人的感情移植到物身上,使物也饱含深情。 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5)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文档评论(0)

6358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