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莓病虫害
草莓炭疽病
草莓炭疽病英文名 Strawberry Anthracnose
简介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南方草莓产区发生较为普遍。 为害症状 叶片、叶柄、匍匐茎、花瓣、萼片和浆果都可受害。病株受害大体可分为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两类症状。局部病斑在匍匐茎上最易发生,叶片、叶柄和浆果上也常见。茎叶上病斑长3~7毫米,初为红褐色,后变黑色,溃疡状稍凹陷,病斑包围匍匐茎或叶柄整圈时,病斑以上部位枯死。萎蔫型病株起初病叶边缘发生棕红色病斑,后变褐色或黑色,发病较轻时,叶片白天萎蔫,傍晚时能恢复,发病严重时几天后即枯死。掰断茎部的症状是由外向内逐渐变成褐色或黑色,拔起植株,细根新鲜,主根基部与茎交界处部分发黑。 病原 病原为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agariae Brooks,属半知菌亚门毛盘孢属。 侵染循环 病原菌主要以土壤中的病茎叶,匍匐茎等病残体越冬,并成为初侵染源。病原菌形成孢子后随雨水飞溅到草莓上引起再次侵染和扩展。 发生规律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8~32,属高温性病害,凉爽干燥的气候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宝交早生、早红光抗病性强,丰香中抗、丽红、女峰、春香均易感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择无病田作为苗床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另外对育苗地进行土壤熏蒸消毒,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治手段,但是消毒的费用比较昂贵;加强草莓苗床健康母株的选择;因此应避免大水泼浇、漫灌,防止泥水在草莓苗间飞溅、流淌。采用加盖遮阴棚、滴灌、沟灌等方法,既可以适当给草莓植株补充水分,又可以降低地温,从而促进草莓生长,减轻病害。(2)药剂防治:关键时期在草莓匍匐茎开始伸长,田间摘老叶及降雨的前后进行重点防治。在育苗期和定植后每隔7~10天叶面交替喷施600~800倍的代森锌、百菌清、溴菌清、托布津等,对减轻炭疽病有一定效果。炭净胶悬剂(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研制)1 500倍液,对防治炭疽病有非常优异的防治效果。
草莓根腐病
什么是草莓根腐病? 英文名 Strawberry root rot 草莓根腐病是草莓根部重要病害,特别是在多年种植草莓的重茬地块,严重时可造成整个草莓园区的毁灭。该病的发生具有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草莓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为害症状 1.草莓黑根腐病。病株易早衰,矮小,株势弱,坐果率低。被侵染的根部由外到内颜色逐渐变为暗褐色,不定根数量明显减少,又俗称“死秧”。2.草莓红中柱根腐病。植株早衰,茎变为褐色。植株下部老叶变成黄色或红色,新叶有的具蓝绿色金属光泽。匍匐茎减少,病株枯萎迅速。发病初期不定根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1~5mm长的红褐色或黑褐色梭形长斑,严重时木质部坏死。后期老根呈“鼠尾”状,切开病根或剥下根外表皮可看到中柱呈暗红色。 病原 [病原]病原为多种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常见的病原菌有引起草莓黑根腐病的主要有Rhizoctonia solani、Fusarium sp-p.、Pythium sp.、Pestalotiopsis sp.,引起草莓红心(中柱)根腐病的主要有Phytophthora fragariae、Idriella lunata P.E.Nelson et K.Wilhelm,引起草莓白根腐病的主要有Rosellinia necatrix Prill、Macrophomina phaseolina。引起草莓鞋带冠根腐病的主要有Armillaria mellea (vahl ex Fr.) kummer等。 侵染循环 [侵染]病原以卵孢子在地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夏。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条件适应时即萌发形成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侵入植物的根系或幼根。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1)草莓黑根腐病。长期连作,土壤病原菌、线虫数量增加。越冬低温冻害。除草剂药害。土壤板结,地力下降。植株根部过度积水或土壤过干均易发病。其中土壤病原物增加和植株生长势衰弱是主要病因。(2)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夏秋气温较低,土壤湿度过大。种植区地势低洼,土壤积水较多。常年连作导致土壤中病原物增加,越冬遭遇冻害,生长势减弱。一般黏土地块比沙壤土易发病。 防治方法 [防治](1)农业防治:选择早熟避病或抗(耐)病品种,如宝交早生、丰香、因都卡、新明星等。草莓田一般要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在草莓采收后,将地里的草莓植株全部挖除,施入大量有机肥,深翻土壤,灌足水,在光照最充分,气温较高的夏季7~8月份,地面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15天以上,利用太阳能使地温上升到50~60,可消毒土壤。同时也可促使土壤中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肥力。草莓施肥的原则是适氮、重磷重钾,施肥应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以保证满足草莓整个生长期的要求;灌水要及时适当,掌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孔乙己(附答案).doc
- 2.个人和职业情境下的伦理决策.ppt
- 鲁人版高中语文全册目录.doc
- 镇江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模拟试卷.doc
- 孔乙己试卷.doc
- 给苏海航的一封信.doc
- 半坡起步的技巧.doc
- 2013年汕头市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doc
-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全册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doc
- 陈毅市长教案.doc
- 剧本杀行业报告:内容创作规范与剧本市场拓展策略.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区域文化特色与市场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实战案例研究.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路径与模式探索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竞争态势与品牌差异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区域市场市场细分领域竞争态势与品牌竞争策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市场拓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沙市场发展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三角市场竞争策略与布局分析.docx
- 医疗行业数据合规:2025年数据安全法实施后的合规监管挑战与应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