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中国近代化史与社会转型学术研讨会_综述》.pdf
·学术综述 ·
“中国近代化史与社会转型
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少军
2000 年 11 月 18 、19 日, 由《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与武汉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近代化史与社会转型学
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 。来 自北京 、武汉和上海的 30 多位专
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其中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章开沅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张海鹏研究员、《近代史
研究》主编曾业英研究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锋教授和郭齐勇教授 、武汉大学历史系吴剑杰教授等 。此次研
讨会旨在回顾我国史学界关于中国近代化史与社会转型问题的研
究历程 ,总结已有的成绩 ,反思存在的缺失 ,探讨进一步推动这些
研究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与会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 ,主要围
绕下面四个问题展开了坦诚而热烈的讨论 。
一 、关于中国近代化史与社会转型的研究状况
自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海外的近代化理论和方法引入中国
近代史研究领域 ,开阔了研究者的视野 ,拓宽了研究范围 ,有力地
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有学者以罗兹曼 、布莱克等
人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为重点 ,对非本土的中国现代化研究做
·307 ·
《近代史研究》200 1 年第 2 期
了介绍 。《中国的现代化》是西方专门讨论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代表
作 ,具有长时段的连贯考察和兼及政治上层与基层社会的特点 ,其
依据的结构功能主义和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本身及由此得出的某
些结论 ,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该书采用布莱克关于现代化的历
史架构 ———前现代化时期 、转变时期和高度现代化时期的三阶段
划分法 ,把 18 —19 世纪的中国历史划作第一阶段即前现代化时
期 ,把 20 世纪的前 80 年划为第二阶段即转变时期 ,而在这两个阶
段中 ,又按国际环境 、政治结构 、经济结构和增长 、社会一体化 、知
识和教育五个方面展开讨论 ,并始终贯穿着对中国与其他国家之
间 ,尤其是中国与俄国和 日本之间的比较研究 ,着重分析了中国现
代化道路的曲折历程 、已有成就和难以走出困境的原因。但是 , 由
于该书作者们具有的保守主义特征 ,导致该书存在滥批“激进主
义”,否定革命和民主对现代化的意义 ,片面强调和夸大国家的经
济职能等倾向。
有学者指出 ,近代化理论和方法的引进 ,不仅促成了以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化理论的出现 ,还带动了一批以
近代化理论观察和认识中国近代史的论著的问世 ,如章开沅主编
的“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丛书”及《比较中的审视 : 中国早期现代化
研究》,许纪霖 、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等 。近代化理论和
方法的运用 ,突破了以阶级斗争 、政治事件 、正面历史人物为主的
研究格局 ,拓宽了研究领域 。另有学者认为 ,关于近代化史的研
究 ,可视为史学工作者对以往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偏重于政治斗争
史 、革命斗争史 ,忽视经济史 、社会史 、思想文化史 ,或者对各种专
门史虽然有所研究 ,但缺乏宏观的有机综合的缺陷的纠正 ,也可以
说是史学工作者试图使自己的学术研究与现实的工作主题 ———实
现现代化更紧密地结合的表现 。
有学者对中国近代化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具
·308 ·
“中国近代化史与社会转型学术研讨会”综述
有本土特色的近代化理论已经基本形成 ;推出了一批宏观的整体
性研究成果 ;从近代化的角度对中国百余年的经济 、政治 、社会 、文
化 、科技 、人口、环境 、国际地位以及与各国的关系等都有全面的分
析考察 ;对于旧政府的自救性改革和新生的资产阶级的温和改革
的评价出现突出的价值观转变 ;对近代通商口岸地位和作用的分
析 、对传教士和教会学校的分析 、对买办和资产阶级的分析 ,均克
服了以前研究中的绝对化或相对忽视的倾向;在研究中吸收了多
种有益的研究方法 。有的学者还注意到 ,近代化研究还增强了中
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中外比较意识 ,这突出地反映在近代中日比较
研究方面 。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一些学者也指出了近代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间业务系统] 太极-中间业务平台解决方案》.doc
- 《[人类未解之谜新探索.奇妙的动物植物]》.pdf
- 《[人类未解之谜新探索.神奇的奇闻趣事]》.pdf
- 《[人类未解之谜新探索.神秘的宇宙今昔]》.pdf
- 《[人类未解之谜新探索.缤纷的奥秘]》.pdf
- 《[和锐方略] x咨询公司哈尔滨啤酒ERP管理咨询项目投标书(doc 135)》.pdf
- 《[投行百科]创业板审计过程中应关注的财务税收问题》.pdf
- 《[探索脑读书会03.讲义].动机.01》.pdf
- 《[波段获利-股票中线实战技巧》.pdf
- 《[社会理论译丛]靠不住的承诺——技术迁移中的价值冲突[丹尼斯·古莱特]》.pdf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