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讲:鹿鸣.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鹿鸣

《鹿鸣》  《诗经 ·小雅》 《诗经》简介 一、介绍《诗经》的几个理由: 1、我国有史以来最早的诗歌总集。 2、我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和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3、确定了我国古代诗歌早期最为稳定的诗歌形式--四言体。 4、先秦时期北方诗歌的代表文学作品。 5、儒家经典之一,是所说“六经”、“五经”、“十三经”之一。 《诗经》的定名、编著及流传   原名“诗”或“诗三百”,因汉代将据说经过孔子整理的书籍,都奉为经典,作为常法、经典,而 “诗”据说经过孔子删定过,故称“诗经”,又因“诗”的篇目为305篇,故又称“诗三百”。           《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诗歌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阶层人士,但大部分不可考。诗歌的收集有周代公卿献诗说、设置采诗官或民间采诗之说。最后编定成书,一般认为应为周王朝的乐官。        《诗经》编定成书后,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在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及当时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秦代虽遭受焚毁,但因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并出现了鲁、齐、韩、毛四家注本,其中鲁诗为鲁人申培、齐诗为齐人辕固、韩诗为燕人韩婴,这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官学,兴盛一时。毛诗为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比三家诗稍晚,西汉时盛行于民间,最终压倒三家诗,东汉以后立为官学,而三家诗先后亡佚。今天所见《诗经》为“毛诗”版本。 《诗经》的体例及内容 根据音乐不同, 《诗经》中的诗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即国风,风是各地方的乐调,是民间土调,国风即各国的地方乐调。国风包括15国风,即周南、召shào南、邶bèi、鄘yōng、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guì(郐)、曹、豳bīn。周南、召南都是南国(洛阳以南至江汉一带)之风,邶、鄘、卫实际上是卫国一国的民歌,国风的诗歌多在今陕、晋、豫、冀、鲁及鄂地域,共160篇,豳风全为西周作品,其余少数产生于西周,大部分为东周作品,写作时间贯穿于《诗经》所反映的整个时代。雅即正,是周人所认为的正声、雅乐,指朝廷正乐,是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全是西周作品,小雅74篇,为西周末至东周初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歌,节奏舒缓,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为西周前期作品,鲁颂4篇,商颂5篇,为东周春秋时期作品。 在这三类诗中,以国风、小雅艺术成就突出,而国风是整部诗集的精华。 《诗经》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周人的历史;●政治的美刺;●反映农业劳动及劳动者的生活;●战争及徭役;●真挚的恋歌及婚姻家庭生活。 四、《诗经》的艺术特色、地位及影响 艺术特色 1、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以宋朱熹解释最有代表性:“赋者,敷陈其事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2、四言一句的句法。 3、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 4、多样的押韵方式。其中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的押韵方式是我国后世诗歌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5、语言特色。简洁、朴素、生动。一是对事物有准确精炼的描绘;二是使用朴素生动而新鲜活泼的日常口语。三是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后世常用的修辞手法,在《诗经》中几乎都可找到。    地位及影响: 1、我国古代文学和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开创了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其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意识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为后世屈原、汉乐府、建安诗歌、陈子昂、杜甫、白居易等继承发扬 2、开辟了抒情言志的道路,我国抒情诗的民族艺术特色由此开始形成。《诗经》除少数为叙事的史诗,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从此以后,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3、《诗经》中以个人为主体的抒情发愤之作,为屈原所继承。比兴手法在《楚辞》中得到了极大发展,许多诗人继承屈原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写了许多寓有兴寄的作品。比兴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蕴、韵味无穷的特点。 4、《诗经》的四言句式,为后世箴、铭、诵、赞等文体的四言句和辞赋、骈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句式的文体继承和发展。 《鹿鸣》赏析 一、燕飨诗与周代礼乐文化 《鹿鸣》选自《诗经·小雅》,是“小雅”的第一首。这是一首燕飨诗。诗歌描绘了周天子宴请群臣宾客的热闹场面和祥和气氛,热情赞美了来宾的嘉言美行,对嘉宾的忠告表示感激,也表现了主人的殷勤好客,体现了君臣和谐融洽的关系。 燕飨诗产生于西周初期,是周初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文明、礼乐文化的反映。周在灭商建周以后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