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知识练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知识练习

九年级语文练习 2013-10 一、积累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刹 chà 拾级shí 楹联 yíng 吝啬lìn B、雀跃yuè 蹿出cuàn 侵蚀shí 褒贬bāo C、精髓 suǐ 山峦 luán 贮藏zhù 拮据jū D、赞誉yǜ 阴晦huì 寒噤jìng 地壳qià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桂林的画山绣水,巧夺天工,吸引着无数游客去观赏。 B.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 日本某些政客,就侵略历史推陈出新大做文章,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 D. 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D.柳宗元写在柳州的“梅雨”诗说:“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指农历三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品质,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C.教育部强调,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青春期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不法侵害、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D.谁也不能否认加强食品监管,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指数能否得到提高。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游记散文《鼎湖山听泉》,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重点写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作者听泉时的美妙感受 C.鲁迅的作品主题通常都是深刻的,如小说《故乡》叙述作者回乡的见闻感受,在记忆和现实的强烈对比中,将悲悯的目光投向了底层的苦人儿。 D.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线索人物,菲利普夫妇才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那园pǔ 中的花,在争奇斗艳中zhàn 放光彩;生命是那草原上的马,在纵横驰chěng 中zhāng 显英姿;生命是那峡谷中的河,在奔流不息中见证顽强。 7.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 ,春风不度玉门关。 (2)蒌蒿满地芦芽短,?????????????? ??。 (3)月黑雁飞高,?????????????? ?? 。 (4)芳草鲜美,?????????????? ? ?。 (5) ,鸡犬相闻。 (6)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7)那柔曼如提琴者,是??????????? ? ;那清脆如弹拨者,是?????????????????? ? 。 (8)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__________________,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8.语文实践活动。(10分) 【活动一】碎片阅读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成年人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媒介的阅读率为24.5%,其中更有约2.8%的人只阅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刘稳说:“上大学后开始接触新媒体,主要有手机报浏览新闻或直接浏览网页,以及看电子书。这种新媒体作用于人们无聊的、碎片的时间,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于随身携带,见缝插针地阅读。”(中国新闻网2013年6月7日) 材料二::“微博体”走马灯般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句“你来或者不来”就堂而皇之成了“见与不见体”。每一个“体”都很短命——存活时间三天至一周不等,它的生命取决于下一个“体”到来的频率。“甚至有学生感叹:都不知道140字以上的东西怎么写了。”上海中学语文教师李莹莹对此表示担忧。 (屈一平《要屏幕阅读,还是图书阅读》) 材料三:前不久,一个《我用1000条微博的时间来读一本书》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和大量转载。文中提到:“作家要写成一本书,不同于写一篇博客,写一次报道,他动用的是他全部的人生经历,从构思到写作,花上几年,每一个句子都有过推敲,每一个观点都是深思熟虑过的,再静静等待从流行到成为经典。” (罗荣海《网络时代别冷落了经典》) (1)请结合材料概述什么是“碎片阅读”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