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课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ppt
*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上帝创造亚当、夏娃的故事 这一神话故事出自西方基督教经典《圣经·创世纪》。传说上帝用泥土创造出世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后又取其肋骨创造女人夏娃,让二人配为夫妇,成为人类的始祖。二人住在神圣的伊甸园,生活美满和谐。但后来他们受蛇的引诱,偷吃了树上的禁果,懂得爱情、羞耻,心明眼亮,聪明起来,因而受到上帝惩罚,被逐出伊甸园,到人间受难。从此世上有了劳苦、灾难。 女娲造人和补天 盘古开辟天地以后,尚未出现人类,女神女娲持黄泥造出人,一个一个制造太费劲,于是采取了一种简便的方法:用一根藤绳从泥水中一抽,出来不少泥点变成一个个小人。于是人类就产生了,这些最初的人类跟着大地母亲女娲生活。不幸的是,天地出现了山崩地裂,人类经历了大灾难。女娲心疼她造出的子女,于是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终于补正了倾斜的天,止住了浩淼的洪水,拯救了苍生众民。 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第2页到第5页课本内容,划出重要句子,思考以下问题: 自 学 指 导 1.在我国境内有哪些典型的远古人类?祖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叫什么?在哪发现的?生活在什么时间? 2.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点 3.山顶洞人生活的年代、地点 4、能在人类遗址分布图上找出这三大遗址。 元谋人 云南元谋 170万年前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龙骨山山顶洞穴 70-20万年前 3万年前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元谋人遗址保护碑 元谋人遗址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全貌 山顶洞人遗址外景 山顶洞人遗址 山顶洞人遗址 元谋人 元谋人有哪些生活特征? 自学指导一 元谋人有什么生活特征? 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北京人 读3、4页,回答以下问题 1、北京人的体貌特征如何? 2、北京人的劳动工具有哪些? 3、北京人的居住形式是什么?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居住形式? 4、北京人的用火情况及火的使用的意义。 自 学 指 导 二 比较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头部的不同。 古猿和北京人头部的特点是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额。 北京人 读3、4页,回答以下问题 1、北京人的体貌特征如何? 2、北京人的劳动工具有哪些? 3、北京人的居住形式是什么?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居住形式? 4、北京人的用火情况及火的使用的意义。 自 学 指 导 北京人 读3、4页,回答以下问题 1、北京人的体貌特征如何? 2、北京人的劳动工具有哪些? 3、北京人的居住形式是什么?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居住形式? 4、北京人的用火情况及火的使用的意义。 自 学 指 导 二 材料 材料一 在周口店远古人类遗址里,还发现了虎、豹、熊、野猪等大型动物的兽骨化石。 材料二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肿骨鹿 剑齿虎 北京人 读3、4页,回答以下问题 1、北京人的体貌特征如何? 2、北京人的劳动工具有哪些? 3、北京人的居住形式是什么?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居住形式? 4、北京人的用火情况及火的使用的意义。 自 学 指 导 二 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 材料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等。这些灰烬一堆一堆地限定在一定地区。 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可以从几条渠道得到火: 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偶然摩擦生火。 延伸探究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