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邮票图说《黄梅戏》.ppt
邮说中国—文学系列 邮票图说《黄梅戏》 悠然雅士 2015年 一、基本简介 《中国黄梅戏》邮册封面 黄梅戏属中国地方戏曲,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格,明快抒情,质朴细致,真实活泼,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2006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黄梅戏》首日封—中国地方戏曲 牌匾—黄梅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黄梅戏》邮戳—宁夏银川、浙江嘉兴 《黄梅戏》邮戳 — 新疆乌鲁木齐 贵州贵阳 二、发展历史 《黄梅戏》邮戳 —发源地湖北黄梅 (一)最早起源 黄梅戏发源地有安徽怀宁说、安徽宿松说、安徽桐城说、湖北黄梅说。黄梅戏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 《黄梅戏》小版张—发源地湖北黄梅 《黄梅戏艺术节》邮戳—黄梅戏传入安徽 (二)发展早期 约从清乾隆到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桐城市、安庆市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和念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皖剧”或“黄梅调”,是黄梅戏的前身。在民国10年(1921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黄梅戏”名称。 《黄梅戏》邮戳 (三)发展中期 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已积累了“三十六本大戏,七十二折小戏”代表作与平词、花腔两大腔系音乐唱腔。民国早期,黄梅戏进入安徽省城安庆城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黄梅戏曾与京剧合班,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北方评剧的影响,改革传统唱腔,吸收京剧等剧种的程式动作,演出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 《黄梅戏》邮戳— 改编《打猪草》 (四)成熟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实行了以“改戏、改人、改制”为中心内容的戏曲改革,加强艺人培训,成立演出团体,黄梅戏获得了新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艺术品味迅速提高。严凤英主演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黄梅戏拍成电影后,风靡全国,轰动海内外。 《黄梅戏》邮戳—黄梅戏大发展 《黄梅戏》实寄封图案—黄梅戏表演 《黄梅戏》实寄封—黄梅戏表演剧院 《黄梅戏》实寄封和邮戳—黄梅戏表演剧院 《黄梅戏》实寄封—黄梅戏博物馆 《黄梅戏》邮戳—西安黄梅戏迷联谊会 《中国安庆市黄梅戏艺术节》纪念封—黄梅戏艺术节 《95中国安庆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纪念封 —黄梅戏艺术节 《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纪念封—黄梅戏艺术节 《安庆振风塔》邮资封图案—黄梅戏艺术节 三、著名演员 《中国黄梅戏》小版张—黄梅戏演员 (一)鼻祖邢绣娘 《黄梅戏宗师传奇》邮戳—邢绣娘 生于黄梅县孔垄镇邢大墩,清乾隆黄梅县人氏,自幼酷爱唱黄梅调。她在前人基础上,苦心钻研,组建戏班,一路唱到京城。她是清乾隆年间鄂赣皖三省黄梅戏代表人物,也是黄梅戏从民间小戏发展成高台大戏的奠基人,乾隆皇帝曾御赐为“黄梅名伶”,堪称一代宗师。 《黄梅戏》邮戳 —严凤英 (二)严凤英 严凤英(1930-1968),原名严鸿六,安徽省桐城县罗岭镇黄梅村人。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安庆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1954年因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文革期间遭迫害致死,安葬于安庆市菱湖公园内黄梅阁中,安庆罗岭建有严凤英故居纪念馆,毛泽东为其题写“党的好儿女”。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诞辰》纪念封图案—严凤英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诞辰》纪念封图案—严凤英 《黄梅戏 表演艺术家 严凤英 诞辰》 邮戳— 严凤英 《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逝世》纪念封图案—严凤英 《黄梅戏》 纪念邮戳 — 严凤英安葬地 “黄梅阁” 严凤英纪念馆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王少舫诞辰”》邮戳—王少舫 (三)王少舫 王少舫(1920-1986),江苏南京人,祖籍河北。原为京剧演员,1950年后改唱黄梅戏,1952年与严凤英合演《天仙配》中《路遇》一折。1953年,随同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赴朝鲜慰问演出归来后,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5年与严凤英合拍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王少舫饰演的“董永”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黄梅戏》“天仙配”极限片—董永扮演者王少舫 《全国黄梅戏“十佳演员”》 邮资片《红楼梦》 —贾宝玉扮演者马兰 (四)马兰 1962年出生于安徽太湖,祖籍安徽寿县。1980年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黄梅戏表演专业,选拔到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主演过黄梅戏有:《女驸马》、《龙女情》、《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遥指杏花村》、《红楼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