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赞化学校10-11学年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学达标练习 苏教版.docVIP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赞化学校10-11学年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学达标练习 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赞化学校10-11学年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学达标练习 苏教版

高邮市赞化学校1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达标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黄晕(yùn) 迸发(bèng) 纠葛(gé) B.(qǐ) 苦涩(sè) 滑稽(jī) (dì) C.(mò) 粗糙(co) 灼热(zhuó) á) D.(yì) 倔强(jiàng) 汲取(jí) zī) 2.下面各句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B.应市科协邀请,中国工程院副院潘云鹤为医药城发展C.“读书就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这个不言而喻的道理何必需要老师不停地强调呢?D.他说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了真是危言耸听 的路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那是迷茫中的一zhǎn 灯,那是陶醉时的一lǚ 清风…… 8.默写(每空2分,计20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③但愿人长久,。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1.这两首诗写早春美景的意象不同,甲诗选取的是 ,乙诗选取的是 。(2分) 12.请说说这两首诗在情感和手法两方面的相同点。(4分)答: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3-16题(23分) 【甲】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钱镠的孙子)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乙】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①。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籧篨②刍藳③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④水中淤泥实籧篨中,候干,则以水车汱⑤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 【注】①病涉:苦于往来涉水。②籧篨(qúchú):古代指用竹或苇编的粗席。③刍藳(gǎo):草把。④漉:捞取。⑤汱(quǎn):本意是河水降落,这里引申为排水。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字2分,计8分) (1)患其塔动便实钉之人皆伏其精练”也 15.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2分,计6分) (1)匠师如其言,塔遂定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 读完上面的选文后,请你说出古人造堤方法的巧妙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3分).第段中加词语“”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第段画线句子在上有什么作用?(分)(6分).(4分) 高邮市赞化学校 1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达标练习答题纸 一、选择题(18分) 1 2 3 4 5 6 ? ? ? ? ? ? 二、积累与运用(35分) 7、(8分)( )( )( )( ) 8、(20分) (1) (2) (3) (4) (5) (6) (7) , (8) , 9、(2分)《 》 10、(5分) (1)(3分) (2)(2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