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河北省会三次搬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所知道的河北省会三次搬迁》.doc

我所知道的河北省会三次搬迁 【《文史精华》2008年第1期】 作者:王德彰 (转者附:近日有许多人问过我关于河北省会搬迁的历史,且由这篇文章带给大家答案。这篇文章也为作者个人经历,比较真实,可供大家做一定参考。高楼迷论坛不能复制百度贴吧的混乱局面,请大家客观对待此事!!!)   2008年2月3日,是石家庄市成为河北省会40周年的纪念日。40年,从时间看并不算很短,但石家庄作为省会。与其他省的省会相比,却是很晚的。在全国所有的省中,成为省会城市最晚的是海南省的海口市,其次便是石家庄。   不仅是河北省的省会建在石家庄时间较晚。而且河北省会自1949年诞生后。短短的19年的时间历经3次搬迁,这在全国的“省会史”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作为“过来人”,我经历了河北省会的3次搬迁,在石家庄市成为省会40周年之际,脑海中不由得翻腾出以下回忆。      1949年7月:省会建在古城保定      从国家行政区划来说。“省”是我国地方的最高一级行政区域单位,省会城市应是这个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就是说。省会建在本省哪个城市,不是随意而为,而是大有学问的。   在解放战争中,河北省境内实行的是根据地性质的区划,计有冀东、冀中、冀南3个行政区。经过了3年的解放战争。1949年7月12日全省解放。为了加强统一领导,安定群众生活,恢复发展生产,并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中共中央决定撤销这3个区的党委,组建中共河北省委。16天之后的7月28日,华北人民政府也发布命令:决定重新恢复河北省行政区,成立河北省人民政府,撤销原来各根据地性质的行政区划。按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和华北人民政府的命令,1949年7月12日和8月1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相继在古城保定成立,保定即成为解放后的第一个省会。   解放后的省会选在保定,应该说是最合适的。一是从地理位置上看。保定居河北省中部,交通也方便;因为作为省会,如果在全省版图中位置太偏,那显然是不方便的。二是保定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国内外知名度高。具备作为省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   在此就人所共知的一些情况,说说保定。早在宋代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保定就升为保州。元太宗十三年(1241年)又升为顺天路(路为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保定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保定府。至清代,成为直隶省治。保定市文物古迹旅游景点众多。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108处。建于明代的现存全国最完整的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即建在保定市中心。从清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在直隶设总督,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清朝灭亡,凡187年间在保定直隶总督署任职的总督前后共74人、99任次,其中有大家熟知的如刘墉、那彦成、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保定还有建于元代被列为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建于金代的大慈阁……在我国近现代史上,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始建于保定东郊:至于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育德中学和“红二师”的革命传统,更是闻名遐迩。保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教育、科技发达,大专院校数量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居全国中等城市之冠;市区千人科技人员。拥有量居全省第一……这些,均彰显着保定政治、军事、文化的深厚积淀。保定的近现代工业发达,商业老字号、名字号也很多:建国后50年代建立的电影胶片厂、化纤厂等西郊八大厂,至今还多是河北的龙头企业。   可以说,当年选定保定作为河北省会,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众望所归。   我于1957年考入保定一中,也算过上了“省会生活”。当然,作为一名中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力争考上大学,至于所在地是不是省会,与之并无直接干系。不过,身在省会,也有许多优越性和方便之处,比如可以及时看到省级和省会的报纸,参加省直有关部门的活动。当时的报纸极少,且都是4版,如《河北日报》(对开4版)、《河北青年报》(4开4版)、《保定日报》(4开4版),一大早就贴在一中校园的报栏上,早晨即可看到。那时的中学生没有多少课外读物。除少量图书外,就是读党报。   记得1958年春日的一天,《河北日报》上刊登一则消息,说是某日(星期日)上午10时,河北省文联的作家们在裕华路新华书店前与读者见面,还举办“买刊签名”活动。一些爱好文学的同学看到这个消息,很是兴奋。星期日9时早饭(当时学校时兴星期日两顿饭,上午9时,下午4时)后,我和十几名同学早早来到书店前,那里早已挤满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几百号人。人声鼎沸,人头攒动,其场面不亚于现在的“粉丝”追“超女”。诸位知名作家到场后,人群一片欢呼。记得刚担任省文联主席不久的著名作家康濯穿着一件呢子大衣站在凳子上,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讲了许多话,现在基本上都忘了,但有一句我终生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h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