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学生)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识记《战国策》的相关知识
掌握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他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入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古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忤视()叱咤(?) 惊愕(?) 箕踞(?)目眩()(?)秦王必说见臣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2.根据第3自然段回答: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让他慷慨献身?显示了他什么样的性格?
3.根据第8自然段回答:荆轲怒斥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他什么样的性格?
4.背诵第8自然段,回答:易水诀别这一段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气氛,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三.巩固检测
复习3~9自然段,完成下列有关文言现象的题目。
1.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及其意义。
(1)日以尽矣??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终已不顾
(4)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四.反思总结
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习10~18自然段,掌握重要实词(既、币、遗、诚、振、比、使、命、顾、陛、怪、谢、假借、穷、引、还、卒、陈、提、废、被、劫)的意义。
2.梳理这一部分的故事脉络,能说出主要人物(荆轲)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和次要人物(秦王、秦武阳)性格特点及作用。
3. 能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燕王拜送于庭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还柱而走??????(6)卒起不意持千金之资币物??愿大王少假借之??诸郎中执兵?????
(4)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5)左右乃曰:“王负剑!”
3. 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说明其活用类型,然后解释。
(1)使使以闻大王
(2)乃朝服
(3)群臣怪之
(4)剑坚,故不可立拔
(5)箕踞以骂曰
4. 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
(1)燕王拜送于庭
(2)见燕使者咸阳宫
(3)使毕使于前
(4)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5.一词多义
(1)见: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2)兵:不得持尺兵 不及如下兵
(3)引:秦王惊,自引而起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4)陈:恐惧不敢自陈 诸郎中执兵,而伤长者之意
(5)私:丹不忍以已之私 乃遂私见樊於期
(6)发: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7)顾: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笑武阳
三顾茅庐
(8)穷: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图穷而匕首见
(9)就: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轲自知事不就
6.请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臣愿得谒之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秦之遇将军 太子迟之
(2)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使工以药淬之
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