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 活动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别康桥 活动单

课题序号 2 授课班级 13计算机、13财会 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 名 称 《再别康桥》 使用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感受《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 2.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3.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培养人 文情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感受《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更新、补 充、删节 内 容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原名徐章垿,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等。现代诗人、散文家。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成为新月诗派代表诗人。 课外作业 1、思考与练习2、《学习指导用书》 教学后记 小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能力。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学生的回答非常出色。因为时间关系,我对诗歌的“三美”的解读,是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而且每个组只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建筑美、音乐美比较顺利地完成后,最后一个小组在分析绘画美时,因为最后一个同学对动态词语的补充而使本课添色不少,说实话,我在备课时,并没有考虑周全。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 ?????????????????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课堂教学安排 学生预习内容 熟读全诗 查阅资料,了解徐志摩文化常识 课堂教学安排 主要活动内容(知识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钟情诗神缪斯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被胡适称为“情圣”和“诗圣”的诗人徐志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节课让我们和徐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追求爱、自由和美的诗意的内心。 新授课文内容: 活动一: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活动二: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活动三:播放《再别康桥》诵读视频,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活动四:整体鉴赏《再别康桥》。 (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A,?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B,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

文档评论(0)

wh904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