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新中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 新中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1、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导致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2、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加速了国民党灭亡的时间 第一,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第二,“反对内战、争取自由”的一二一运动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五二0”运动; 第三,台湾二.二八运动。 第三节 第三条道路的覆灭 8个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第三条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第一,中间党派力量不足; 第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以及政治文化传统都不适合走; 第三,国民党政府不允许走; 第四,中共和各族人民不同意走。 国民党镇压民主党派 1946年6月,制造“下关惨案”,打伤马叙伦、雷洁琼、阎宝航 1946年7月,暗杀李公朴、闻一多 1947年11月6日,解散民盟 1948年12月,《观察》被迫停刊。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悼李公朴、闻一多词 (1946年10月4日)周恩来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两先生,时局极端险恶,人民异常悲愤。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道者默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决战前的国共两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共产党蒸蒸日上;国民党四面楚歌。 政治经济的对比 人民解放军的后方进一步巩固; 国民党后方空虚、人心不稳、危机四伏。 军事对比 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经由最初的127万上升到280万人,其中正规军149万人,武器准备大为改善,有35个炮兵团,重型火炮1100门,当时有西北、华北、中原、华东、东北5支野战军。 国民党军队由430万下降到365万,可用于一线作战的仅有174万人。 2、三大战役 1948年9月12日到1949年1月31日,发起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敌人173个师,达154万人,国民党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 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 1、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 淮海战役期间,动员起来的民工是543万人,向前线输送了1460多万斤弹药,9.6亿斤粮食。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 3、蒋介石和谈阴谋破产,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打响,4月23日,南京被攻陷,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攻占总统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二、人民 政协与临时宪法——《共同纲领》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政策 2、〈论人民民主专政〉回答了建设一个怎样的国家的问题 3、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原因: 第一,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基本经验——“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 * * * * * * * * * * * * * 第七讲 为新中国而奋斗 重点思考题 1、正确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及国民党统治崩溃的原因。 2、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战后的政治形势总体是对中国有利的,当时影响中国政局发展的主要国际因素是美国和苏联的对华政策,影响中国走向和平民主的最大障碍是蒋介石政府的独裁政策。 美国对华政策 杜鲁门 长期目标:推动建立一个亲美的政府; 短期目标:避免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杜鲁门在向宋美龄谈他的对华政策 美国对华有3种选择: 第一,全面干涉中国内政,甚至介入中国内战——不敢,害怕国际舆论的谴责; 第二,撒手不管——舍不得,因为已经在

文档评论(0)

wh904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