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_前赤壁赋_赏析题答案评分参考
12 前赤壁賦 賞析題答案評分參考
跨篇章作品賞析
指定篇章
1 根據蘇軾《前赤壁賦》與《詩經.秦風.蒹葭》,回答下列問題。
(a) 《蒹葭》和《前赤壁賦》各自是怎麼取得情景交融的?(20%)其景色有何共同點?(20%)
(b) 《蒹葭》和《前赤壁賦》在語言句式上有甚麼相同的特色?(40%)
(c) 你認為《蒹葭》中的「伊人」和《前赤壁賦》中的「美人」有沒有共通之處?(20%)
建議答案
(a) 《蒹葭》和《前赤壁賦》的情景交融,其景色的共同點:
情景交融
1 《蒹葭》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描繪了一個淒清朦朧的秋天景象。蒼蒼蒹葭,阻隔視野;為霜白露,淒清冷落,為下文詩人追尋伊人的艱辛,以及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淒涼心境融合,淒清的秋景與感傷的情緒渾然一體。
2 《前赤壁賦》的抒情始終定位於月夜泛舟赤壁把酒議論的情景,如開篇作者對江上夜色的描寫,見其輕鬆愉快的心情,再借水、月意象闡發變與不變之理,達到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 (20%)
景色描寫共同點
1 兩篇寫景富有詩意,都是描寫秋天景色,一片迷濛。
2 《蒹葭》寫主人公在深秋的拂曉,站在水邊思念戀人。「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已見秋意之濃。
3 《前赤壁賦》寫初秋月圓之夜,作者和朋友泛舟赤壁的情景,篇首「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點出了泛舟的時間,並引出秋景。「清風徐來」寫秋氣之爽。「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寫秋露迷濛,顯得秋意盎然。 (20%)
(b) 語言句式上相同的特色:
1 語言用字精煉準確:
《蒹葭》:《蒹葭》形容道路險阻,便用「阻」、「長」、「躋」、「右」,用字淺白準確,富有韻味。
《前赤壁賦》:《前赤壁賦》的「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中「怨、慕、泣、訴」,以人類悲傷的情感舉動寫客人的洞簫聲,用字新穎貼切。
2 運用疊字
《蒹葭》:《蒹葭》的「蒼蒼」、「淒淒」、「采采」,來形容蒹葭茂盛之貌。
《前赤壁賦》:《前赤壁賦》用「飄飄」、「浩浩」、「渺渺」、「嗚嗚」、「嫋嫋」、「蒼蒼」。疊字的運用令事物的形象更鮮明生動,描寫更加細緻,也可增強其節奏感。
3 兩者皆用韻
《蒹葭》:二章是首句用韻,然後偶句押韻。第一章「蒼」、「霜」、「方」、「長」、「央」押韻。第二章「淒」、「晞」、「湄」、「躋」、「坻」押韻。第三章「采」、「已」、「涘」、「右」、「沚」押韻。
《前赤壁賦》:《前赤壁賦》有些文句用韻,靈活多變,或句句押韻,或隔句押韻,或三、四句押韻,有時因為句末是虛字,所以韻腳不在句末。轉韻之處凡十三處。用韻可以增強作品的音樂美。
4 句式方面
《蒹葭》:每章除了末句外,都是整齊的四言,句式整齊一致。末句使用五言,使句式產生變化,配合情感的表達。
《前赤壁賦》:利用散文句法,句子長短參差,錯落有致,短至兩言如「少焉」,長至十一言如「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寫景議論也用四言,令行文活潑自然,把作者的情感發揮到極致。 (40%)
(c) 「美人」有否共通之處:
1 「伊人」和「美人」都是作者所熱烈追求的對象,從「遡洄從之,道阻且長」和「渺渺兮予懷」可見作者對她們的追求。
2 不過她們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從「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和「望美人兮天一方」可見。
3 伊人和美人可能是美好君主的象徵,兩文作者不畏艱辛,誓要追尋她們。(20%)
2 根據蘇軾《前赤壁賦》與莊子《逍遙遊》,回答下列問題。
(a) 《逍遙遊》和《前赤壁賦》所描畫的意境有何相似之處?(40%)
(b) 《逍遙遊》和《前赤壁賦》皆長於說理,試說明之。(30%))))))))))指定篇章與課外篇章
1 根據蘇軾《前赤壁賦》與秦觀《踏莎行》,回答下列問題。
(a) 《踏莎行》的作者抒發了怎樣的情感?(15%))))))
* 《踏莎行》:詞調,最早見於北宋寇凖、晏殊詞。
3 月迷津渡:暗含自己找不到出路的意思。
4 桃源望斷無尋處:相傳東漢時,剡縣劉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穀皮,迷不得返,便攀登山上,吃了幾隻桃子。出一大溪,遇見二位女子,姿質妙絕,相邀還家,設宴款待。有群女至,各持三五桃子,笑而言:「賀汝婿來。」居十日求歸。既出,親舊零落,邑屋改異,無復相識。問訊得克世孫。至晉太元八年,忽復去,不知何所。(見《幽明錄》)
2 根據蘇軾《前赤壁賦》與歐陽修《秋聲賦》,回答下列問題。
(a) 《前赤壁賦》和《秋聲賦》都是寫秋的,他們筆下的秋各自代表了他們甚麼樣的情感?(20%))))))26 於時為陰:《漢書.律曆志》:「春為陽中,萬物以生;秋為陽中,萬物以成。」
29 義氣:《禮記.鄉飲酒義》:「天地嚴凝之氣,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此天地之尊嚴氣也,此天地之義氣也。」孔穎達疏:「西南,像秋始。」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