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摘要
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
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叶通贤
指导教师 周鸿教授
摘 要
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早期的西方大学在摆脱了教会的婢女和附庸的
地位之后逐渐成为学者自治的学术机构,他们在高墙后面静悄悄地从事知识传授
与学术探索活动。自20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增长、科技革命、知识爆炸、政治
民主等进程的加快,大学的面貌和功能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在发展演变过
程中逐渐走出了“象牙塔’’,并日益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毋庸置疑地成为社会的
知识工厂和思想库、成为科技转化的“孵化器’’以及社会进步的“助推器,由社
会的边缘组织跃升为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已成为世界上绝大
多数国家的共识。二战以后,高等教育大众化呈锐不可当的汹涌澎湃之势,最先
出现在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
1999年注定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该年6月24日教育
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1999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扩
大招生规模。从此,我国高等教育改变了长期以来适度发展的稳健态势,转入了
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吹响了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军的号角。从1998年到2008
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已由108.36万人上升至607.66万人,高等教育
毛入学率已由9.8%锐增至23.3%。高校扩招大幅度提高了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
所占的比例,为我国走向高等教育大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与扩招结伴而行
的却是高等学校由此背上了高达4500亿一5000亿元沉重的贷款债务,很多高校资
不抵债、破产隐患凸显已是不争的事实。
怎样控制与化解我国高等学校的贷款风险是理论界目前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
题,有鉴于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是主体,包括一至五章;
两南大学博十学付论文
曼曼曼!曼曼舅舅I皇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量鼍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量皇曼曼笪曼曼量曼曼曼曼曼曼甍曼曼曼曼曼曼曼葛
第三部分为结语。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背景、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并且综述了
国内外对“高校贷款风险的相关研究,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 .
第一章为“高校贷款风险产生的缘由”。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我国高校贷款风
险产生的原因有四:其一,宏观济经济政策:潜在原因;其二,高校扩招:直接
原因;第三,国家财政投入与高校扩张比例失调;第四,政府、银行、高校三方
联动。
第二章为“高校贷款的现状分析’’。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我国高校贷款的现状
有三:其一为我国高校贷款的规模巨大、风险堪忧。其二为我国高校贷款资金在
使用上存在误区。第三为高校贷款资金的管理。在目前我国高校贷款资金的管理
中,主要表现出松懈的政府管理、随意的高校管理和涣散的银行管理等三个特点。
第三章为“高等学校筹资的国际比较”。尽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在
政治体制、历史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皆与我国存在不容忽
视的巨大差异,但是,比照其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并充分吸纳其教育筹资中的成
功经验,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毫无疑问大有裨益。本文通过对美国、
韩国、日本三个国家高等学校筹资的比较分析,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筹资提供可
资借鉴的良策:(一)增加政府财政资助比率,确立高等教育多元化筹资模式;(二)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教捐赠制度;(三)加强教育法治建设,使高校筹资获得制
度保障。
第四章为“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 高等学校数千亿元的银行贷款并非
是高校一厢情愿所造成的,它是在我国多年来教育资金严重不足的历史事实上加
之连续扩招这一严峻现实的催促,从而使高等学校、商业银行和政府三方联动而
使然。尽管高等学校现在已经背负着沉甸甸的银行贷款包袱,但是,有不少高等
学校凭借前期银行贷款所投入的工程尚未竣工,因资金短缺而流于半瘫痪状态,
现仍寄希望于继续向银行贷款使前期工程能够顺利完成。为了保证高等学校的健
康、正常发展和金融的安全运行,必须要有效控制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蔓延与进
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