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ikon鏡頭筆談:鏡頭類型
?
冼鏡光
February?18,?2009上線
??????????????這是本系列的第三篇,第一篇討論 HYPERLINK .tw/article.php?a=BThQMgdnAzA%3D \t _blank A、C、K與N(AI)類,第二篇討論 HYPERLINK .tw/article.php?a=Aj8FZ1cxUWY%3D \t _blank AI-S、E系列、與AF類,本篇介紹剩下來的AI-P、AF-I、AF-D、AF-S與AF-G類。??AI-P類?有晶片的AI-S鏡頭?????????????雖然Nikon在1986年推出第二代AF鏡頭,但生產焦距大於300mm的AF鏡頭就一直是個問題(見下一節AF-I類的說明),這也許是Nikon在自動對焦的長焦鏡頭落後Canon的開始。在這段時候,Nikon的做法是生產加裝晶片的手動長焦鏡頭應急,讓當時的AF機身(N90/F90與F4等)搭配這些鏡頭時可以用矩陣測光等先進功能,這就是AI-P類鏡頭。簡單地說,AI-P類鏡頭就是加了AF類晶片的AI-S手動鏡頭,它們在光圈標示後面會多一個P字,就像是f/4P這樣。????????????AI-P鏡頭是個過渡設計,在1988年上市,1992年AF-I類鏡頭出現後就停產,所以AI-P鏡頭種類不多,計有500mm?f/4P?EDIF(1988年)、1200-1700mm?f/5.6-8P?EDIF(1990年)、以及為收藏人士再度生產的45mm?f/2.8P(2001年)這幾個而已。有人把近年來生產的移軸鏡(譬如PC?Micro?Nikkor?85mm?f/2.8D)也列在AI-P類,因為這些鏡頭都是手動對焦也有內建晶片,但Nikon顯然不作此想,因為鏡頭上標的是D、雖然這個鏡頭不是AF-D類。??AF-I類?Nikon的第一代內建對焦馬達鏡頭?????????????從1986年AF系統問世之後,Nikon只出過兩個AF長鏡頭:AF?300mm?f/2.8?EDIF與AF?300mm?f/4?EDIF,而沒有300mm以上的AF鏡頭,不過推出手動版倒是沒有間斷過。不容易生產長焦距AF鏡頭的最重要原因,或許是長焦距鏡頭的對焦行程比較長,而且移動的透鏡組也比較重,單靠機身馬達實在力道不足。所以,Nikon的長焦距AF鏡頭要等到六年後的1992年才出現,這是所謂的AF-I類,此地的I是內部(Internal)的意思,因為對焦馬達是裝在鏡頭中。嚴格說來,真正第一代有內建對焦馬達的是Nikon?F3AF兩個AF鏡頭,不過AF-I的對焦馬達是AF-S的先驅、比F3AF的AF馬達快,所以個人還是傾向把AF-I稱為第一代有內建對焦馬達的鏡頭。????????????因為內建馬達是為長焦距鏡頭設計,AF-I類鏡頭屈指可數,計有AF-I?300mm?f/2.8D?EDIF(1992年)、AF-I?600mm?f/4D?EDIF(1992年)、AF-I?400mm?f/2.8D?EDIF(1993年)、AF-I?500mm?f/4D?EDIF(1994年)四者,它們在AF-S類出現(1996年)後就陸續停產了。這幾個鏡頭上AF-I的標示是很明顯的,另外請注意到D的標示,這意味著AF-I類鏡頭也是AF-D類的一份子(見下一節),把這類鏡頭獨立出來的原因純粹是它們的內建對焦馬達。??AF-D類?AF加上對焦距離?????????????Nikon在1992年秋推出N90/F90,同時也發表了三個從AF版改良的匹配鏡頭:AF?28-70mm?f/3.5-4.5D、AF?35-70mm?f/2.8D與AF?80-200mm?f/2.8D,這些與同年發表的AF-I鏡頭都有D的標示,於是AF-D類鏡頭正式登場。????????????AF-D鏡頭與AF鏡頭不同的是鏡頭中有了新晶片,它可以把對焦距離傳給機身,這正是AF-D中D(distance、距離)的意義,這個距離資訊可以充分發揮從N90/F90開始引進的3D矩陣測光與閃光燈預閃(pre-flash)測光功能。一般而言,在不用閃光燈TTL模式時,AF與AF-D兩者差異不大。目前市面上的AF鏡頭己經全部換成AF-D或更新的AF-S類,不過二手市場上AF鏡頭流通量還是很大,因為大多數鏡頭從AF改成AF-D時通常只是換了晶片而維持原來的光學結構,所以若不很常用閃光燈TTL模式,使用AF類鏡頭不會有什麼問題。????????????AF與AF-D兩類的分別在鏡頭最大光圈的標示,AF-D的鏡頭在最大光圈f值後面加一個D,而AF鏡頭沒有。下面是AF?Zoom?Nikkor?80-200mm?f/4.5-5.6D(1995年8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