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批阅综述
5种胡枝子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胡枝子的研究进展
胡枝子(Lespedezasp)为中旱生草本、半灌木、灌木,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南、湖北及陕西等省区,具有很大的自然分布面积。日本、朝鲜、俄罗斯、北美、澳洲等地也有大面积的自然分布或人工栽培[1]。它具有抗旱、耐寒、耐瘠薄等特性,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其适口性好,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高;返青早、枯黄晚、绿期长,是改良干旱、半干旱化草地和建植人工放牧地的优良饲用型灌木。另外,还具有医用等多方面的用途。因此,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对其进行引种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我国对胡枝子的研究较少。从20世纪80年代起,河北赤诚、吉林延边以及内蒙等地大面积人工种植了胡枝子属植物,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及经济效益,对该属植物的研究也取得不少的成绩。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国内对该属植物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生物生态学特性、细胞核型及栽培技术等方面,实际育成的新品种较少,很难满足生产需要。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胡枝子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种子萌发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使胡枝子能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退化草地改造、退耕还林工程发挥作用。
生物学特性
胡枝子属(Lespedeza Michx)植物为豆科多年生草本、半灌木或灌木,该属约有60余种,我国约有26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南、湖北及陕西等省区;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北美、澳洲等也有分布。国内主要的胡枝子种有:二色胡枝子(L.bicolor)、达乌里胡枝子(L.davurica)、短梗胡枝子(L.cyrtobotrya)、美丽胡枝子(L.formosa)、长叶铁扫帚(L.caraganae)、阴山胡枝子(L.inschanica)、截叶铁扫帚(L.cuneata)、多花胡枝子(L.floribunda)、绿叶胡枝子(L.buergeri)、尖叶铁扫帚(L.juncea)、中华胡枝子(L.chinensis)、柔毛胡枝子(L.pubescens)、广东胡枝子(L.fordii)、尖叶胡枝子(L.hedysaroides)等[2-8]。
胡枝子属植物喜光,常生于丘陵、荒山坡、灌丛、杂木林间及林缘地带。该属植物大多具有耐干旱、耐贫瘠、耐寒冷、耐热、耐酸、耐刈割,抗虫性强等特性,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覆盖度大,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同时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目前已经在东北、西北地区得到应用。胡枝子叶片的粗蛋白、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钙、磷也较为丰富,耐刈割,年生物量大,可用于青贮,是优良的饲用灌木,可以作为鸡、鸭、鹅,牛、羊、兔等的青饲料,也可用于加工成干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胡枝子属植物中的生物碱、黄酮、甾醇和有机酸等化学成分对肾功能不全等症有显著疗效,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胡枝子叶还被用于和脱脂牛乳为原料,辅以蜂蜜、柠檬酸等辅料,研制具有保健作用的新型功能性酸乳。另外,二色胡枝子和多花胡枝子等的花较艳丽,花期长,作为绿化、观赏和蜜源植物正得到应用作为薪材时热值高,是热带高原地区公认的理想薪炭林树种。还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菇木树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
1.1.1形态特征
胡枝子属豆科,灌木。高0.5-1.5m,多分枝,平茬后分枝更多。老枝灰褐色,嫩枝黄褐色,疏生短柔毛。三出复叶互生,顶生小叶宽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cm,宽1-2cm,先端钝圆,具短刺柄;托叶2,条形。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较叶长,花梗长2-3mm,花萼杯状,花冠蝶形,紫色,旗瓣倒卵形,翼瓣矩圆形,龙骨瓣与旗瓣近等长。
荚果倒卵形,网脉明显,疏或密被柔毛,含1粒种子;种子褐色,有花纹,歪倒卵形。千粒重7.5-8.5g。
1.1.2 分布与生境
胡枝子为中生性落叶灌木,分布在华北、东北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的山地、丘陵、空旷地带。为最常见的灌丛之一,与森林和草丛镶嵌分布。在林缘、无林或森林破坏后,遭反复砍伐和火烧,森林不能恢复的地区,也常常形成优势种。胡枝子常呈丛状、片状分布,覆盖率40%-50%,有的可达90%-95%,是植物群落中主要建群种。伴生灌木有多种绣线菊(Spiracaspp)、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照山白(Rhododendronmicranthum)、榛(Corylus heterophylla)、丁香(Syringasp)、悬钩子(Rubussp)、卫
茅(Evonymns alata)、金银忍冬(Lonicera maackii)等。还有些散生低矮的乔木,如黑
桦(Betuladavurica)、白桦(B.plal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diana)、盐肤木(Rhus
chircnsis)。这些低矮的散生的乔木的分布,显示出这个地带的胡枝子是从森林破坏后的
林迹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