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论干隆朝北京城书籍市场的分布与货源-以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为中心的探讨》.pdfVIP

《初论干隆朝北京城书籍市场的分布与货源-以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为中心的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第 36 期 2006 年 12 月,頁 53-100 ∗ 廖振旺 摘 要 本文的主旨在於,從城市商業的角度重新閱讀李文藻〈琉璃廠書肆 記〉一文,並以此來探討及論述乾隆朝北京城書籍市場的分布與貨源。李 文藻以〈琉璃廠書肆記〉聞名於後世,該文可謂是乾隆朝北京城書籍市場 研究中最重要的文獻。他也是乾隆朝山東著名的藏書家及金石學家。 所謂書籍市場,即從事書籍交易的場所,古稱書肆或書攤。在傳統中 國書籍史研究中,較為重視書籍的生產層面,如著作、出版、編輯、印刷 等;或藏書史等收藏層面,而較少著眼於書籍市場的研究,亦即將書籍視 為商品,考察其消費面。事實上,在市場經濟發達的明清時代,除了饋 贈、繼承、抄錄等方法外,讀者或藏書者,大多透過書籍市場交易的管道 來獲得書籍,因此書籍市場的研究是極為重要的。 同時,作為整體市場的一部分,書籍市場亦受到商業發展的制約與影 響。該論點也是過去的研究極其缺乏的一環。本文即初步嘗試自上述觀點 進行該項研究,來論述乾隆朝北京城書籍市場的分布與貨源,並探討其與 城市商業的發展,以及城市居民結構變化之間的關係。 關鍵詞:書籍市場、城市商業、北京城、李文藻、琉璃廠書肆記 * 日本京都大學大學院東洋史學專修博士後期課程。 - 54 -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第 36 期 前言 所見所聞所藏 弆 ,發凡真有著書才。 安知散帙非全帙,趕廟驅車日又來。 這是清末葉昌熾在《藏書記事詩》中,詠嘆乾隆時期李文藻 藏書的詩句。前面兩句「所見所聞所藏弆,發凡真有著書才」, 意指李文藻對於書籍的訪購與收藏,證明他有著書的天份;而後 面兩句「安知散帙非全帙,趕廟驅車日又來」,則是描寫李文藻 在北京城訪購書籍時的狂熱與執著。李文藻的〈琉璃廠書肆記〉 一文讓他名傳於世。清末名士李慈銘評論該文:「 〈琉璃廠書肆 記 〉一 首 , 頗足 見 當 日文 物 之 盛, 亦 將 來攷 都 門 掌故 者 所 當知 1 也。 」 可惜,就筆者目前所見,尚未有專文詳述及討論該文獻之 於北京城之重要性。或有論文引述者,也多以傳統印刷史、出版 史或藏書史的角度來看待;或僅是單純地以這段文獻來描寫乾隆 時期琉璃廠書肆街之情況。事實上,若我們改從商業發展或商品 經濟的角度來看,李文藻的〈琉璃廠書肆記〉對於乾隆時期北京 城書籍市場研究而言,也是極其重要的,而這也是本文之主旨所 在。 傳統的中 國書籍 史 研究,較 多重視 書 籍的寫作 、印刷 、出 版、發行等生產層面;相對之下,較少去討論書籍的運送、交 易、收藏或閱讀等消費層面。而其中對於書籍交易過程的研究更 是有待加強。當然,目前有所謂中國書肆史的研究,但是也很少 以商業與市場經濟的角度來處理。筆者則希望能跳脫傳統中國書 籍史的框架,而以城市、商業、地理等新的角度來探討傳統中國 的書籍交易問題。筆者特別專注於乾隆朝北京城書籍市場的研 究,而本文即是筆者對於該專題的初步研究成果。 書籍通常不被認知為商品。但事實上,書籍要經過人們的閱 1 李慈銘著,由雲龍輯,《越縵堂讀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頁 1051 。 初論乾隆朝北京城書籍市場的分布與貨源─以李文藻〈琉璃廠書肆記〉為中心的探討 - 55 - 讀及收藏,才能發揮其做為知識載體、文化傳播媒介之功能。而 很大一部分的書籍,必須要透過市場機制為管道,才能進入讀者 或收藏者的手中。故在此意義下,書籍成為市場中買賣的物品。 在本文中,為了與其他贈送、繼承、自行抄錄等書籍有所區別, 而稱這類在市場流通、買賣的書籍為「書籍商品」。而對於販賣 書籍商品之場所,傳統習稱為「書肆」,然而又可見「書林」、 「書堂」、「書舖」、「書棚」、「書屋」、「書坊」、「書籍 舖」、「經籍舖」等不同的稱法2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h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