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a0.7a0.3mno3薄膜的应变和气氛退火效应研究
摘 要
摘 要
自从掺杂锰氧化物R A MnO (此处R 为三价稀土离子如Pr ,La ,Sm;A
1-x x 3
为二价离子,如Ca ,Sr,Ba )巨磁阻(CMR )效应发现以来,该类化合物就引
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这不仅因为他们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更是因为其内
部存在的电荷、自旋、晶格以及轨道等多自由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在理论和实
验研究上有着很强的吸引力。CMR 薄膜由于其在实际应用上的优势显得特别有
趣。除了在块材中有着主导作用的A 位子半径以及掺杂浓度x 等制约参数以外,
衬底和薄膜之间的双轴应变在控制薄膜性质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居里温
度,磁晶各向异性,输运性质等。CMR 薄膜在应变下往往表现出区别于块材的
性质。多数情况下,张应力会抑制铁磁性降低铁磁居里温度 T ,这可以从应力
C
引起的MnO6 八面体的变化加以考虑。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一些例外的
情形,表现为张应力对铁磁性的加强。
尽管低掺杂的La Ba MnO 材料相比其他CMR 体系具有较大的室温磁阻率
1-x x 3
和较高的居里温度 T ,但是人们对其研究却很少,特别是LBMO 薄膜。KanKi
C
等在研究 La Ba MnO /SrTiO 薄膜时发现,张应力会使得薄膜的 T 升高,磁
0.8 0.8 3 3 C
阻效应增强。这一结果与其它CMR 体系不同,表现出反常的应变效应。因此,
我们以 La0.7Ba0.3MnO3 为研究对象,采用失配度较大的 LaAlO3 衬底来研究其外
延膜的性质,作为对比我们还选择了失配度较小的SrTiO3 衬底。本论文对LBMO
薄膜的应变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对这种强应变的LBMO/LAO 薄膜的退火机制进
行详细的探讨。此外,我们在较薄的LBMO/LAO 薄膜中观察到了明显的相分离,
对产生相分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微加工技术进行了验证。
本论文共有五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首先对CMR 锰氧化物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对其晶体结
构、J-T 畸变、磁电子结构、相图以及渗流输运等基本性质给出了扼要的分析,
最后对锰氧化物薄膜的相关性质做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指出应变和氧含量对薄膜
性质和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总结了在锰氧化物薄膜中经常用到的几个理论模
型。
第二章,首先介绍了薄膜的制备和表征方法。然后对利用DC 磁控溅射方法
I
摘 要
制备的LBMO 薄膜进行了相关表征。最后,重点研究了LBMO 的应变效应,发
现对于高温氧气氛退火的LBMO/LAO 薄膜,随着膜厚的降低,薄膜的金属绝缘
体转变温度TP 和居里温度TC 均单调下降,压缩应变使得系统的铁磁性和金属性
受到压制,这从与LBMO/STO 薄膜的对比中更容易看出,利用双轨道模型对此
做出解释。
第三章,首先,对薄膜的退火机制做了详细的探讨,我们发现退火主要造成
ab 面内的氧原子向 c 轴方向转移,外界氧扩散仅有次要作用,高温氩气氛退火
的数据证实,面内压缩应变越大,氧原子在面内聚集越多,薄膜整体氧含量越高。
其次,研究了 LBMO 薄膜氧分布在退火下的进展状况。结果表明,在中等温度
下ab 面内的氧原子向c 轴方向转移过程较为缓慢,此过程可以通过退火时间控
制。最后,在中等退火的较薄的LBMO/LAO 薄膜中观察到了相分离现象,并指
出相分离的出现是压缩应力和氧空位(或分布)两者协同作用的结果。
第四章,首先研究了薄膜的磁阻效应,发现高温氩气退火和中等氧气氛退火
的LBMO/LAO 薄膜具有较大的低温磁阻率,且这一磁阻在较大的外场下仍不饱
和,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相分离的存在。然后通过电阻率数据的拟合,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ualolt;,2>基热电陶瓷材料微结构及其热电性能的研究.pdf
- cu(inga)s2薄膜和cuinse2cds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能表征.pdf
- cuo2平外非磁性杂质对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物理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pdf
- cuins2cu(in,ga)se2薄膜的电沉积制备及其性能.pdf
- cuo和to<,2>纳米结构薄膜的电阻开关性质的研究.pdf
- cucro薄膜的制备与性质研究.pdf
- cu掺杂zo稀磁半导体的制备、微观结构和磁特性研究.pdf
- cu、ag杂zno薄膜的结构及磁性研究.pdf
- d<4h>对称下cu<'2+>离子的光学和磁学性质的研究.pdf
- d-波超导中节点准粒子的能隙生成机制及其物理应用.pdf
- la0.8r0.2mno3薄膜和la0.67ca0.33mn1-xznxo3(0.03≤x≤0.2)的结构及物性研究.pdf
- la1-xno3-δ和la0.7sr0.1axmno3-δ(a=ca,ag)氧化物的结构和磁性研究.pdf
- la0.7a0.3mno3纳米颗粒及其复合样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pdf
- lax对和ainlevé意义下可积模型及其精确解.pdf
- ld端泵全态473nm蓝光激光器的研究.pdf
- lee-yng零点理论在若干统计模型中的应用.pdf
- led自适前大灯研究.pdf
- lhcalce实验中重味强子和半单轻子产生的研究.pdf
- lhc上t2模型下pp→π+tπ-t,π0tπ0t,h0tπ0t过程的研究.pdf
- lhc对撞上w玻色子对产生中的cp破坏效应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