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1教材解读(08.8.25)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集 合 大纲:关注对概念意义的了解、理解; 标准:要求“通过具体实例”、“通过丰富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了解、理解” ; 标准:重视使用Venn图 四、有限课时VS内容丰富 不搞一步到位 不拓展运算公式 不搞偏题、怪题 不搞一步到位 不拓展运算公式 鸡肋:大纲版有,新课标作为思考 集合小结 知识内容同原先 目标定位有变迁 教材处理出新意 难度把握不要偏 函 数 一、目标定位 1、课标:“函数(的思想方法)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始终” 2、克莱因:“函数概念,应该成为数学教育的灵魂。以函数概念为中心,将全部数学教材集中在它周围,进行充分地综合。” 3、 教师:“学好了函数就可以对付高考” 删减: 反函数 增加:最值定义. 函数的奇偶性 降低:映射概念、复合函数 定义域、值域过于繁难的技巧化训练. 提高:函数概念、分段函数、函数的单调性、 用函数图象研究函数性质 函数模型的背景和应用 信息技术整合. 三、整体综述 1、熟悉内容为主,结构顺序调整 2、突出产生背景,强调实际应用 3、借助数学文化理解函数 (函数发展史p26) 4、加强对函数性质研究方法的引导 5、借助信息技术理解函数p37 1、熟悉内容为主,结构顺序调整 先函数,后映射 奇偶性提前 (原来在三角函数中) 2、在实际应用中理解函数 习题用题占30% 函数应用独立成章 1.2函数及其表示 ——教学要求(4课时) 函数概念的实际背景和定义。 三种表示法 分段函数 求函数定义域、值域时,要控制难度。 从变量、对应、图形三方面理解函数概念 函数是刻画变量与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模型 函数是联结两类对象的桥梁 ——对应关系 函数是“图形”——关系 1.2函数及其表示——例题思考p17 1.3函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要求(4课时) 图象直观引入,归纳几何特征。 数形结合 单调区间与定义域, 奇偶函数定义域。 基本性质 1.3函数的基本性质——观点碰撞 观点1:概念的引出有点罗嗦。 观点2:只安排两个例题太少。 观点3:例题后的探究也没深度p30 。 观点4:教学中心前移,不在题目。 函数总结 熟悉内容为主 结构顺序调整 目标要求有变 教学方式求新 基本初等函数(Ⅰ) 一、目标定位 函数主线——强调函数是一类重要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模型。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是三类不同函数增长模型 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再通过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具体函数的研究,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标准:强调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函数的图像,探索并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知道y=ax 与y=loga x互为反函数。 增加了幂函数 经历用有理指数幂逼近无理指数幂的过程。 三、整体综述 一条主线 二种运算 三类函数 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主线——函数 原教材保留题目,为什么值得保留? 考查什么内容? 新旧教材在处理上是否相同? 对(3)原:先给出解法,后注解;新:先分析后 这种处理体现了什么? 新在空白处有个小结框,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还能有什么启示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要求 先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知道研究对数的必要性。 有关对数恒等式(公式)的教学,可先通过具体实例验证,再作证明. 通过换底公式的应用,让学生再次体会化归思想 通过例5(地震振幅的计算)、例6(碳14的衰变规律与考古研究)的教学, 使学生感受对数在有关方面的实际应用。 第二章总结 函数主线不动摇 两种运算改变少 三类函数尺度准 教学方式最重要 函数的应用 一、整体综述 20个特点 21组小节 22项任务 23节课时 一个特点: 新增内容为主 四项任务 1.函数与方程: ①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②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③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④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3、1函数与方程——新增意义 加强知识之间联系: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为后面的算法学习作一些准备等. 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A4直接打印版.docx VIP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及维护技术PPT课件.pptx VIP
- 【中职】高教2023版 世界历史第2课 古代希腊罗马 PPT课件.pptx VIP
- DB32_T4725-2024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pdf VIP
- Kaierda凯尔达 KC20机器人操作说明书.pdf VIP
-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课件.ppt VIP
- 锚固剂参数、规格与安装说明.doc VIP
- 2025年安徽省第七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粮油保管员赛项)备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_(粮油)仓储管理员备赛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最新锅炉工资格完整考试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