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氏菌Omp25、VjbR小鼠巨噬细胞互作蛋白筛选鉴定.pdf

羊布鲁氏菌Omp25、VjbR小鼠巨噬细胞互作蛋白筛选鉴定.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I 中文摘要 羊布鲁氏菌Omp25 、VjbR 与小鼠巨噬细胞 互作蛋白的筛选鉴定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人兽 共患传染病。目前,人畜布病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2000 年以后,我国人畜 布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畜牧业和人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布病难以防控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致病机制、胞内寄生机制不清楚是主要原因。布鲁氏菌能够 感染专职巨噬细胞和非专职巨噬细胞,并能在其中生存复制,其中巨噬细胞是布 鲁氏菌的主要感染对象。布鲁氏菌之所以能在巨噬细胞内寄生,推测是细菌蛋白 与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布鲁氏菌蛋白和巨噬细胞蛋白相互作用 的机制还不清楚。 Omp25 属于布鲁氏菌第 3 组外膜蛋白 Omp25/Omp31 家族中的一员,研究发 现缺失 Omp25 基因的羊布鲁氏菌突变株不会引起宿主流产,且能够在宿主体内 增殖,与其亲本株相比毒力减弱且激发体液免疫的能力也减弱,说明 Omp25 既 是毒力因子又是免疫原性蛋白。VjbR 是密度感应系统(Qurum sensing,QS )LuxR 蛋白家族的一个转录激活因子,能够影响 IV 型分泌系统(T4SS)和鞭毛基因表达, 并且它在布鲁氏菌毒力和胞内寄生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此,本研究构建了 羊布鲁氏菌 16M 株感染小鼠巨噬细胞 cDNA 文库,并以 Omp25、VjbR 为诱饵 蛋白从该文库中筛选鉴定互作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布鲁氏菌的分子致病机制和胞 内寄生机制奠定基础。 首先,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对羊布鲁氏菌 16M 株 Omp25、VjbR 进行克隆、测 序,将其连接到 pSos 载体上,构建诱饵载体,并检测诱饵载体毒性、自激活性 以及膜定位。 其次,建立羊布鲁氏菌 16M 株感染小鼠巨噬细胞模型,提取总 RNA ,分离、 提纯 mRNA ,构建羊布鲁氏菌 16M 株感染后的小鼠巨噬细胞 cDNA 文库,将文 库连接到 pMyr 猎物载体上。 然后,将诱饵质粒和 pMyr-cDNA 文库质粒共转化 cdc25Hα 酵母感受态细胞 进行互作蛋白筛选,并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进行验证。 II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 1、经过测序表明羊布鲁氏菌 16M 株 Omp25、VjbR 基因克隆正确,并且成 功连接到 pSos 载体上,构建的诱饵载体对酵母细胞无毒副作用,无自激活性, 膜上定位正确,能够用于酵母双杂交实验。 2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透射电镜观察,确立细菌和细胞按照 500 ︰1 的 比例进行感染,在感染 4 小时后可以成功建立羊布鲁氏菌 16M 株感染小鼠巨噬 细胞模型。 3、成功构建了羊布鲁氏菌 16M 株感染后小鼠巨噬细胞cDNA 文库,并将文 库与猎物载体 pMyr 相连,构建了 pMyr-cDNA 质粒文库。质粒库容为 9 1.6×10 cfu/mL,重组率较高。 4 、将诱饵质粒和pMyr-cDNA文库质粒共转化cdc25Hα酵母感受态细胞进行酵母 双杂交,结果筛选到2个阳性克隆,经测序两个基因分别为NDAH还原酶装备因 子 2 (Mus musculus NADH dehydrogenase (ubiquinone)1 alpha subcomplex, assembly factor 2 (NM_001127346.1 ),Ndufaf2)和核糖体蛋白S5 (Mus musculus ribosomal protein S5 (NM_009095.2 ),RPS5 )。经免疫共沉淀验证Ndufaf2 能够与 Omp25发生相互作用,RPSs5能够与VjbR发生相互作用。通过上述试验结果,我 们提出如下假设:(1)Omp25和Ndufaf2 结合后,可以促进细胞中NADH浓度增 加,提高NADH活性,降低巨噬细胞对布鲁氏菌的氧化杀伤,从而创造了有利于 布鲁氏菌胞内生存的条件。(2 )VjbR与RPS5结合后,抑制了RPS5活性,从而抑 制了小鼠巨噬细胞的自然凋亡,创造了有利于布鲁氏菌长期感染的环境。这为布 鲁氏菌致病机理、胞内寄生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为绘制布鲁氏菌与小鼠巨噬细

文档评论(0)

sjatkmvo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