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焦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匮乏 恶因早种下.doc
聚焦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匮乏 恶因早种下
放学后,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茵茵(化名)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动不动,心事重重。没有人知道这个女孩子到底坐了多久,直到班主任回教室取落下的手机时,她才注意到孩子的古怪。
在班主任的一再追问下,茵茵趴在桌上放声大哭,她慢慢挪开座位,身下是一片血迹。
“这个12岁的女孩不知道自己来月经了,不知道月经对女性意味着什么,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妈妈从没对她谈起即将到来的身体变化。”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副教授魏晓娟对农村青少年问题11年的研究历程中,类似情况绝非个案,每次接触,她都不免“震惊、痛心”。
2014年7月,山东东平初中女生性侵悲剧被媒体曝光(本报曾于7月16日报道),青春期叛逆、性教育匮乏、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更是将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问题推进公众视野。
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多达6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7.7%,其中,12~17岁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为29.62%。
“心理学把青春期称为‘暴风骤雨期’,身心发育不协调、性意识萌发、独立意识觉醒,极易使青春期孩子充满困惑、矛盾,甚至产生叛逆心理。加之亲情缺失、监管不力和教育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青春期可能面临更多风险。”魏晓娟说。
危险已经来临,并通过个体境遇折射出诸多问题,越来越多目光也聚焦于此:谁来呵护农村留守儿童的青春期?
放逐、孤独、无助的青春期
在8年的驻村调查生涯中,年轻学者吕德文已走过17个省的几十个村庄。这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对青春期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印象深刻。“很多孩子处于放逐、无助的境遇。”吕德文说。
在湖南的一个农村,一名14岁留守女孩因和同学相处障碍,已先后两次离校回家。爷爷找来“外面来的文化人”吕德文,希望吕德文能帮忙劝劝孙女。经过一番劝说,女孩最终答应接着回去读书。一个月后,吕德文却听到女孩辍学南下广东投奔父母的消息。
“根据我的观察,多地农村初中的辍学率较高,有的甚至高达一半,其中留守儿童居多”,吕德文注意到,在一些地方,“辍学”两个字常被“放长假”所代替。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有1/3的15~17岁农村留守少年开始外出打工。
在吕德文眼中,这些孩子没有安全感,很多问题需要自己面对,却无力承担,极易自我放弃。
“一旦出了问题,他们只能用不成熟的方式去解决,或者逃避、被动接受。”令魏晓娟倍感荒谬的一个个案是,一个16岁女孩初二时早恋怀孕,后辍学和男友同居,在外打工的父亲上门苦劝女儿回家,女孩却拒绝见面。
两个大孩子,带着一个小孩子,三口人全靠男方父母抚养—这让魏晓娟感到揪心。还有一些个案反映的问题,更让人不容忽视:不当的同伴关系,有的男孩和社会青年称兄道弟,或在同伴示范效应下一起辍学;有的女孩经不起诱惑,社会青年给她买零食和衣服,就跟着回家过夜……
中国青年报记者曾采访某农村中学校长,该校留守儿童比例高达80%,他坦言该校学生的性教育几乎为零,同时承认这也是目前周边农村中学的现状。
“研究显示,青春期留守儿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他们缺少必要的青春期发育有关知识,对性及生殖健康知识不了解;尚未形成端正的青春期健康态度,一定程度上对自身成长发育抱有烦恼、担忧等负面情绪;同时,缺乏自我保护和防范意外伤害的能力,可能面临性相关行为侵害的风险。”魏晓娟说。
在这一弱势群体中,女童显然处于更为弱势的地位。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女童被性侵案件的曝光即是佐证。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发布的《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情况总报告》显示,90%的女童在青春期生理变化时,因母亲不在身边而感到无助和害怕。
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看来,“他们的青春期其实是很孤独的”。
童小军刚刚结束一项关于留守儿童留守经历的研究,访谈显示,青春期留守儿童平时和同伴、老师、家人的交流较少,尤其在家里,他们的玩伴很少,彼此住得较远。此外,在家里一般看电视、做作业,空闲时干农活,几乎没有课外书。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确认自己身份了,比如我是谁,我是否优秀,身边人怎么看我,这都是青春期比较独特、需要不断肯定和回馈的过程,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回应。对于人生体验,特别是青春期的问题,能给予他们指导的父母通常不在身边。”童小军说。
看似偶然,但恶因早已种下
对这些青春期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由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再走上犯罪道路仅一步之遥。”山东省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法官于莉总结。自2010年起,她开始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据她统计,目前菏泽留守儿童犯罪比例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
“全省少年审判庭审理的案件中,涉及青春期留守儿童的案件比例在七成以上,其中,被告人年龄为十六七岁的占80%以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