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决胜2015】(预测题)中考历史 专题02 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含解析)
专题02 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选择题
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
A.九一八事变 B.事变 C.七七D.八一三事变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东北人民”“日军”,而备选项中只有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有关,A 符合题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
2.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B.C.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四个选项中A选项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了;B选项卢沟桥事变是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C选项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D选项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3.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事件中,直接导致美国对日宣战,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是( )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德国突袭波兰
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诺曼底登陆
【答案】
【解析】
4.下列事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是( )
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B.《开罗宣言》发表
C.诺曼底登陆 D.雅尔塔会议召开
【答案】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5.为提醒国民牢记“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我国每年都在9月18日鸣放防空警报。当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
A.西安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八一三事变 D.一名士兵失踪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能力。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污蔑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6.“国共两党恩恩怨怨,两度分手三次握手”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1937年,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实现“第二次握手”,这次握手的主要历史贡献是( )
A.建立黄埔军校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C.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D.促使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有“两次握手”,第一次的主要历史贡献是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的主要历史贡献是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7.“我们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人民英雄纪念碑 B.淮海战役纪念馆
C.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中的“30万亡灵的冤魂”暗示该材料反映的史实南京大屠杀。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8.1938年,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签订了慕尼黑协议,这一事件被称为慕尼黑阴谋。该“阴谋”直接导致德国吞并了( )
A.波兰 B.法国 C.捷克斯洛伐克 D.意大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题文提到的慕尼黑阴谋指的是慕尼黑会议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因此,它直接损害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9.2013年初,俄罗斯多个城市举行活动,纪念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70周年。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主要是因为它( )
A.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B.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D.使二战进入了粉碎德国法西斯的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识源】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2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2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练习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1《奇妙的克隆》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2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2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ppt
- 【金识源】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3《生物入侵者》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金识源】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2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ppt
- 【金识源】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1《奇妙的克隆》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ppt
- 【金识源】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3《生物入侵者》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ppt
- 【金识源】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28《观潮》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决胜2015】(预测题)中考化学 专题12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含解析).doc
- 【决胜2015】(预测题)中考历史 专题0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探索(含解析).doc
- 【决胜2015】(预测题)中考历史 专题04 中国近代化探索(含解析).doc
- 【决胜2015】(预测题)中考化学 专题15 科学探究(含解析).doc
- 【决胜2015】(预测题)中考历史 专题10 走向海洋(含解析).doc
- 【决胜2015】(预测题)中考历史 专题09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含解析).doc
- 【决胜2015】(预测题)中考历史 专题08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含解析).doc
- 【决胜2015】(预测题)中考历史 专题11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含解析).doc
- 【决胜2015】(预测题)中考历史 专题07 新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含解析).doc
- 【金学案】2015年春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学案 湘教版必修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