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臧克家现实主义与中国风格.pdf
臧克家:现实主义与中国风格
吕 进
(西南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来说,臧克家是一个丰富的存在,他的文学活动长达70 余
年。2002 年底面世的《臧克家全集》共有12 卷,近630 万字。臧克家是中国现当代文
学史的重要一页,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臧克家以新诗名世,但是,被诗名遮掩了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应当说,在创作
的时间和数量上,他的散文是与诗平分秋色的。包括《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
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在内的散文和回忆录,是留给散文评论界的一个
大题目。晚年的臧克家,年老多病,不能接触新鲜生活,因此“老来意兴忽颠倒,多
第 卷
[1]( 10 P700)臧克家的诗,
写散文少写诗”。“我大力抓住了散文,以抒发我的诗的情趣。”
很少散文化的倾向;他的散文却寻求着诗化——内中都蕴涵着诗魂,这就确立了臧克
家散文的品位。有的偏爱者甚至有“文胜于诗”的说法。
从20 世纪70 年代初期始,臧克家也拿起了旧体诗笔。他说:“有些境界,用新诗
(第 卷 )
[1] 10 P704
写出来淡而无味,如果出之旧体,可能成为精品。” 他的旧体诗,绝句居多,
真挚,灵秀,不用典,不一定拘泥于固有格律,颇为同好称道。“狂来欲碎玻璃镜,还
我青春火样红”( 《书怀》) ,“诗情不似潮有信,夜半灯花几度红”( 《灯花》) ,“摩肩
不识面,但闻报数声”( 《早出工》) ,都是名句。《老黄牛》中咏牛,咏人、夫子自道
的“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更成了报刊新闻报道、摄影美术作品的常见
标题——以至使许多人误以为古诗名句。
臧克家也是有影响的诗歌理论家。自古中国的诗评即有两类:诗人谈诗和理论家
谈诗。臧克家的诗评自然属于前者。从1934 年在《文学》上发表《论新诗》开始,臧
克家的诗论有几十万字:有诗论,有诗人诗作论,也有古典诗词歌赋的鉴赏。他的论
文,是诗的理论,也是诗一般的理论,不发空论,不摆架子,亲切纯朴,生动活泼,
文采独具,由于是“长期诗歌道路跋涉中的体会和心得,其经验的切实、审美的精微、
评价的深致、感情的浓厚,以及表现中的文采和独特风格,却是一般纯理论性文章难
( )
[2] P415
以企及的” 。
臧克家在建国以后还是诗歌领域重要的组织家、活动家。他是建国以后的《诗刊》
第一任主编。为推动诗歌创作、策划诗歌活动、培育诗歌新人奉献了许多精力。他受
邀到颐年堂与毛泽东谈诗。并且是在毛泽东诗词的修改、发表、鉴赏上出了大力。与
毛泽东结下了诗的友谊的诗人。
但是,总体评价臧克家,应当说,他主要是一位新诗人。他的主要成就、主要贡
献、主要功绩都在新诗。从 1933 年7 月出版《烙印》到1991 年9 月出版《放歌新岁
月》。近60 年间,他出版了26 部诗集。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他的各种选本以及散文集、
收稿日期:2003-09-18
作者简介:吕进(1939—)男,四川成都人,西南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文联主席。
1
理论集、古体诗集等等。
1933 年是中国新诗面临转折的一年。此前,新月派领袖徐志摩 1931 年 11 月死于
空难,闻一多转向古典文学研究;新月派之后,1932 年,施蛰存、苏汶合编的《现代》
月刊创刊,宣扬现代主义的诗学主张,戴望舒最具代表性,成了继闻一多、徐志摩之
后影响很大的诗人。《现代》派的渐趋衰落是从《烙印》开始的。作为诗坛新人,臧克
家带着他的《烙印》出现在1933 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