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摘 要
近年来通信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特别是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
发展和普及,使移动用户数量迅速增加。根据我国信息产业部统计:1997年全
国共有1332.9万移动用户。而到2003年已经有2亿5千万移动用户。用户数的
急剧增加使得移动网络营运商投入也不断增加,而直放站作为一种有效的射频信
号传输和放大设备己经被普遍用于扩展和填补移动通信的盲区,用来解决盲区覆
盖或将基站信号进行延伸。同时直放站又以低投入、低运行成本、相对短的建设
周期和较好的网络质量著称,因此合理的使用直放站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
投资回报。
直放站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两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一、直放站往往将多
个基站或多个扇区的信号同时加以放大。引入直放站后,导致服务区内基站短码
相位混乱,导频污染严重,网络优化工作困难,同时加大了不必要的软切换,甚
至可能导致移动网络瘫痪。其二、由于直放站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接收的信号进行
放大以后再重新转发出去,使基站或者移动台在通信覆盖盲区也能接收到较强的
信号,那么在直放站系统中存在两个天线一一施主天线和业务天线,而两个距离
较近的天线,如果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不够就容易产生自激,自激以后会产生收发
信号混乱,进而导致整个直放站系统以及邻近基站瘫痪,这也是目前直放站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针对直放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如下
技术方案和措施:(1)使用智能天线来解决导频污染,通过增加接收天线数,来
形成对准期望基站的波束;(2)通过在发射端加入与CDMA信号不同的待测信号,
在接收端检测待测信号的功率大小,以此来计算收发天线的隔离度,从而实现隔
离度的自动检测。
本文对这些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案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在结构上本文可以分为
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引言;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主要阐述系统性能指标
要求和实现方案;第三部分为第三、四章:主要从软件算法实现方面进行了阐述,
该部分包括解决前述直放站在实际应用中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直放站中的多小
区检测即导频污染的问题;另一个是直放站的自激问题,即隔离度的检测实现。
第四部分包括第五、六、七章:主要从硬件实现方面进行阐述,第五章主要论述
系统的硬件实现,第六章给出系统中使用的一种新的COR工DC算法,第七章给出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了测试结果。第五部分为第八章: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阐明了作者所做的工
作和工作中的创新之处,并给出了作者认为该项目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
向的个人看法。
关键词:CDMA直放站 导频污染 隔离度检测 智能天线
功率检测算法
电子科技大学博止_论文
Abstract
Recently,withtheswiftdevelopmentofthecommunicationtechnology,
especiallythecellular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thesubscribersofmobile
communicationarerapidlyincreasing.BasedonthestatisticsprovidedbyInformation
IndustryMinistry,inourcountryitisshowthatthereweretotally13,329,000mobile
subscribersin1997,buttherewerealready250,000,000usersin2003.Theincreasing
oftheusersmakesinvestmentinmobilecommunicationincreasedgreatly.
Asitislowinvestment,lowrunningcost,relativelyshortbuildingperiodand
goodnetworkquality,andthustherepeaterwhichisakindofusefulradiosignal
transmissionandenlarging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5”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的分析.pdf
- “肠胃通”促进胆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的分析.pdf
- “程度副词%2b名词”结构的认知语言学的分析.pdf
- “个人化写作”的意义与失重.pdf
- “科技创新实验班”生命科学课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调查和启示__--__以华东师大二附中为例.pdf
- “窥视”生活__--__论德加绘画的思想与技法.pdf
- “美学”概念在中国的近代的缘起和演变.pdf
- “难道”反问句的习得和教学的分析.pdf
- “脑-计算机”系统中脑电信号分类和脑电信号模型的分析.pdf
- “飘”年代的强势话语__--__从池莉、林白的作品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女性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