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下苇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西山下苇甸---门头沟地区 地史学综合实习报告 学 号 1001103201 姓 名 史晓晓 指导老师 王新强 实习要求: 通过本次下苇甸地区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地层实习,观察到岩层中的沉积构造和标志,联系所学的地史学知识,描述各个观察点的沉积现象并分析沉积环境。 实习内容: 1 北京西山区域地质概况 西山处于华北板块的大背景下,主要位于华北板块东部的近东西向的燕山山脉和北北东向的太行山脉的结合部位,地形骨架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地层发育较全,从太古界到新生界的主要地层单位均有出露。实习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的门头沟,构造背景属于华北地台,位于北北东向太行山东北端与东西向燕山山脉接壤处。从新元古代到晚古生代,实习区在经历了芹峪运动后,主要经历了晋宁和加里东两大规模较大的抬升,且地层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 2 地层岩性特征与和环境概述 此次实习涉及地层年代: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主要岩性包括: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的粉砂质泥岩、长龙山组的石英砂岩、景儿峪组的泥灰岩;下寒武统馒头组的紫红色白云质泥岩、中寒武统徐庄组的泥质条带灰岩和中寒武统张夏组的鲕粒灰岩旋回层序、上寒武统的崮长凤组、上二叠统红庙岭组的辫状河沉积旋回层序。 下面按岩层单位由老到新记录如下: 2.1 青白口系 2.1.1 下马岭组 本组岩性为粉沙质泥岩夹灰绿岩,颜色浅灰色,发育水平层理,反映了水动力较弱的还原环境,推断为深海滞留缺氧盆地。岩层中可见水平层理和交错层理,反映当时的水流环境。此处根劈作用常见,劈理发育。此处注意层面,解理面的区分:沿层面岩性没有变化,沿解理面岩性会发生变化。 再往前走岩石的颜色变深,出现薄层的灰白色斑脱岩,说明该时期发生火山喷发,而其厚度则能说明当时火山喷发的规模,厚度越大则火山活动规模越大,下马岭组顶部砂岩变厚,颜色变深,说明水深加大。 下马岭组地层发生了小型的褶皱作用,发生在向斜的两翼,称为次生褶皱,有呈S,M,Z型。还可以看到浅绿色顺层侵入体,侵入岩岩性为灰绿色辉绿岩,杏仁构造,颗粒小,结晶快。 再向前是长龙山组,与下马岭组是不整合接触关系。 2.1.2 长龙山组 长龙山组岩层岩性为中粗粒石英砂岩,夹杂色页岩 ,含海绿石,燧石,角砾层和白云岩透镜体。属平缓滨海海滩至亚浅海沉积。岩层中可见以下几种层理①平行层理;②楔状交错层理,如图2.1.2.1,反映了滨海环境,大地构造活动稳定③板状交错层理④双向交错层理⑤潮汐层理:泥多砂少的透镜状层理,砂多泥少的脉状层理,以及泥沙大致相等的波状层理。 图2.1.2.1 楔状交错层理 2.1.3 景儿峪组 底部发育中厚层状灰白色白云岩夹薄层状钙质凝灰岩,细纹为藻纹层,水平层理发育,水动力条件较弱。反映了潮坪环境,推测沉积环境为碳酸盐潮坪环境。 2.2 寒武系 铁路东侧护坡上寒武系地层很发育,现象也比较多,主要的岩性有以下几种: 2.2.1 馒头组 寒武纪下统的馒头组主要岩性为紫红色白云质泥岩,含食盐假晶,属炎热气候滨海环境.还有沿裂缝出现的洗白现象:裂缝中有水进入,将铁由+3价还原为+2价,从而呈现白色或绿色条带。而紫红色白云质泥岩反映了干旱炎热氧化的潮坪上部环境,与潮上撒布哈环境相似。 2.2.2 徐庄组,毛庄组 主要岩性为厚层泥质条带灰岩,夹以鲕粒状灰岩,与馒头组同属于炎热气候的滨浅海沉积. 图2.2.2.1 竹叶状灰岩 2.2.3 张夏组 主要岩性为鲕粒灰岩,竹叶状灰岩和泥质条带灰岩,但是鲕粒灰岩较多,泥质条带灰岩略显绿色。竹叶状灰岩成因:此处由于泥岩还未完全成岩,被风暴流打碎经后期沉积而形成竹叶状灰岩. 竹叶状灰岩反映风暴深水的环境,泥质条带灰岩水变浅,鲕粒灰岩水更浅。三者成为旋回系列,旋回向上厚度依次增加,表明海水深度依次增大。并见发育良好的柱状叠层石(压溶作用使灰岩中的孔隙水逃逸留下的粘土矿物显现而成)和藻类黏液形成生物丘。 2.2.4 崮长凤组 上统的崮长凤组岩石类型基本相同,主要是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风暴砾屑排列不像张夏组那样杂乱,砾屑排列较张夏组较为规律,产状稳定,反映了较宁静的潮间潮下相间环境。 2.3 奥陶系 2.3.1 冶里组 下奥陶统的冶力组主要岩性为巨厚层灰岩,有亮晶,无泥质条带灰岩。含三叶虫,腹足类等底栖生物化石,沉积环境为正常浅海沉积。与下部地层成整合接触。 2.4上二叠统 主要出现在火车道护坡上

文档评论(0)

mw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