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大一轮 专题十二 专题过关检测(十二).doc
专题过关检测(十二)
一、选择题
1.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
A.君主意志 B.“爱人”之心
C.内心自省 D.礼乐规范
答案 D
解析 孔子主张使用礼乐制度使人的行为、道德达到规范。A项不符合孔子的思想;B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C项不属于“外部”的“他律”。故选D项。
2.“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不需要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激情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在此岸中达到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下列思想与上述评论最相符的是( )
A.天与人不相胜 B.修身齐家平天下
C.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D.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达到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可知,这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相符,故选B项。A、C、D三项分别是道家、墨家、法家的主张,与材料内容不符。
3.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
A.清静无为 B.兼爱非攻
C.仁政治国 D.以德治民
答案 C
解析 根据“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和“民归之”可知,这是主张实行仁政。
4.“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厚德之不足以止乱。”下列观点中,与该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
A.“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B.“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
C.“权者,君之所独制也,人主失守则危”
D.“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答案 C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威势”,反映的是法家思想。A项是道家思想;B项强调教化,是儒家思想;C项强调君主权威,是法家思想;D项是墨家思想。
5.自汉朝“独尊儒术”后,孟子本应在孔子之后,享尽尊崇。但是孟子却一直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汉武帝、唐太宗等几代盛世王朝的帝王都曾祭拜圣人孔子,孟子则如空气般被忽略掉了。这主要是因为孟子的思想( )
A.代表人民的利益和立场
B.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
C.批判和否定君主专制
D.提出了“仁政”学说
答案 B
解析 孟子的思想,如“仁政”学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民众的利益,但其代表的是统治者的立场与利益,也没有否定君主专制,排除A、C、D三项。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故B项正确。
6.有人说:“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的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答案 B
解析 “天人感应”在于强调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都是上天的意志。“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人们服从皇帝就是服从上天,反对皇帝就是反对上天。由此可判断出正确答案为B。
7.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答案 B
解析 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意在强调通过对一物的探究,获得一物的道理、知识,明显带有科学性,故选B项。A、C、D均在强调伦理道德,可排除。
8.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 )
①巩固封建统治 ②培养社会责任感 ③维护社会稳定
④禁绝个人欲望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宋明理学并非“禁绝”个人欲望,故④与史实不符,可排除B、D两项。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可知②正确。故选C项。
9.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以下言论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 )
A.“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B.“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
C.“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D.“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答案 A
解析 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认为“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因此“心”是衡量万物的标准,故选A项。
10.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绊”,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化学(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专题讲座2无机化工流程题解题方法指导.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化学(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专题讲座3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化学(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专题讲座4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化学(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专题讲座5新型无机框图推断题的解题策略.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化学(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专题讲座6元素推断题的知识贮备和解题方法.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化学(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专题讲座7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探究化学平衡图像.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化学(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专题讲座8“粒子”浓度关系判断.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化学(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专题讲座9水污染及治理.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化学(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排查落实练10化学反应与能量.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化学(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排查落实练12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大一轮 专题十五 专题整合.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大一轮 专题十五 专题过关检测(十五).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大一轮 专题十六 专题过关检测(十六).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大一轮 专题十四 专题过关检测(十四).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大一轮 专题四 专题整合.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大一轮 专题四 专题过关检测(四).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大一轮专题讲义: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大一轮专题讲义: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大一轮专题讲义: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8讲.doc
- 【创新设计】2016年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大一轮专题讲义: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9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