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与齐河的渊源.doc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晏子与齐河的渊源

晏子与齐河的渊源 晏城,是山东齐河县县府所在地,是齐河的一个镇,春秋时为齐国所属,乃宰相晏婴之封地,并因此而得名。《康熙齐东县志》记载“晏城,县西北二十五里,齐相晏婴采邑,今依旧址为镇,晏城驿亦以此名。”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曾在齐灵公、庄公和景公三朝任事,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候。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候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司马迁也将其比为管仲,推崇备至,用“不辱使命,雄辩四方”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外交活动。为纪念这位著名政治家,后人在晏城北建晏婴祠,镇南建晏公庙,岁时祭奉。城内原筑有晏婴宅,供其临时下榻。晏婴宅旁原有一金华古井。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其井之水“甘冽异常,合胶入药良”。今镇西尹屯遗址,传为晏婴冢,方圆6亩余,高5米。《新修齐河县志》记载:“晏婴冢,在城西三十五里尹屯东,大可数亩,高二丈余,土人耕耘时,砖砾大于近世所陶数倍,相传为晏婴冢云。”镇北晏婴祠重建于清代,构造奇特,1950年代尚存。1684年,康熙皇帝东巡时曾驻跸晏城镇的东马寨。乾隆皇帝东巡至此,见晏婴祠而感慨万千,专为晏子作诗数首,其中《晏婴祠》曰:“彰君赐固服桓子,执彼鞭犹慕史迁。羸马敝车一时耳,晏城千古属斯贤。”清初诗坛盟主钱谦益曾临齐河凭吊怀古,作诗《晏城》,诗曰:“采地遗者谁?相国齐晏子。千驷不匡君,二桃能杀士。激彼梁丘生,浮白为之起”。相传镇北柳杭店昔有“隐城蜃气”,以“小蓬莱”誉称鲁西,为古“齐城八景”之一。史书述其盛景:“每于日出,凭高西望,城市人民,宛然毕具。层峦远树,隐现微茫,蓬壶阆苑之胜,尤足令人目想。”清代官员、齐河人马人龙曾赋诗专写柳杭店的“隐城蜃气”: 晏城北去柳杭西,苍莽青郊入望齐。 雾里楼台春匼匝,画中烟树晓萋迷。 明明小市依村近,隐隐环桥带郭低。 一样酒旗摇飏处,争鞭络绎送轮蹄。 晏城虽小,却因晏婴而名留千古;晏婴虽殁,却在黄河岸边点亮了一盏千古不灭的明灯!千百年来,它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九曲黄河这条美丽的玉带上。今日的齐河循着古人的足迹,正在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上扬鞭奋蹄,用辛勤的汗水建设属于齐河人自己的美好家园。 二、晏子生平事迹 晏婴,即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其父晏弱去世,继任上大夫,曾在齐灵公、庄公和景公三朝任职,执政50余年,节俭力行、谦恭下士,是继管仲之后齐国的名相,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晏子认为,节俭是一个贤人的基本品质,所以,他对那些富贵骄奢,铺张浪费的人或行为从心底里抱有一种反感。他曾对齐景公的穷奢极欲进行了多次的批评。他自己则从节俭要求和约束自己。齐景公多次要给他调整住宅,还趁他出使在外替他建了一座新宅,他都坚决辞谢了。当齐景公赏赐他车马时,他说:“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杂下》)这就是说,他要以节俭作表率,以防百姓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道德败坏。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勇义笃礼,内辅国政,屡谏齐王,拯救齐国于内忧外患之中。晏子对礼的作用非常重视。他说:“礼者,所以御民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婴未之闻也!”把礼看作是治国的根本,统治百姓的工具,可见礼在晏子心目中的地位。在这一点上,晏子与后来的孔子是很有相似之处的。正因为如此,晏子对无礼或不合礼的行为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评。《内谏》载:“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其君,而礼不便也。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故日易主。今群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以力为政,强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不可无也。’”晏子认为,礼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准。没有礼,人就成了禽兽。作为一国之君,如果带头不讲礼,国家根本就会动摇。《外篇》中载有晏子的另外一番话,内容与上面一段话类似:“今齐国五尺之童子,力皆过婴,又能胜君,然而不敢乱者,畏礼也。上若无礼,无以使其下;下若无礼,无以事其上。夫麋鹿维无礼,故父子同麀。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婴闻之,人君无礼,无以临其邦;大夫无礼,官吏不恭,父子无礼,其家必凶;史弟无礼,不能久同。’”在对外交往中,晏子既富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例如《杂下》所载的“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

文档评论(0)

wh904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