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9、古文两篇
29、古文两篇
教材简析:
本课安排了两篇浅显的文言文:一篇是《司马光救友》,另一篇是《矛盾》,都是孩子们很熟悉的故事。
《司马光救友》通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矛盾》通过一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语言,讽刺了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告诫人们说话做事不要前后矛盾。这两则文言文,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浅显易懂,叙述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文言文,教学前,应让孩子们知道: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悠久的民族文化,有传统的民族美德,有浩如烟海的文化艺术瑰宝。古代的很多东西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学习一点浅显的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先认认真真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对照注解,试着读懂每一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学习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
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两个故事。
4. 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
学习重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两个故事。
学习难点:
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
教学准备:
1. 教师:课件。
2. 学生:搜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
1、激趣导入: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根,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好。
2、板书:古文两篇。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一篇。板书:司马光救友。
3、齐读课题,引导设疑。
你认为学习文言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预设: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文言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自主探究。
(1)同学们,你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相信通过读课文,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出示自探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②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借助工具书、注释解决问题,在文中做出批注。
(3)学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二、解疑合探 (25’)
(一)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评价后再指名读。
注意字音、字形:瓮 皆 迸
2、齐读。
(二)了解故事内容。
1、你读懂这个故事了吗?指名说一说。评价、补充后再说。
注意下面词语:
瓮: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文中指陶制大水缸。
皆:全部、都。 戏:游戏。于:在没:淹没,沉下去。弃:放弃,扔掉。持:拿。击:打,敲打。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家世代为宦,父亲司马池为宋仁宗宝元庆历间名臣,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生以清直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受家庭熏陶,笃诚好学。7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15岁时所写文章,时人称之“文辞纯浑,有西汉风”,20岁时中进士甲第,可谓功名早成。但他并不以此“矜夸满志,昆明于物,如谓大下莫己若也”,而是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这些话反映了青年司马光的胸怀与胆识,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不求虚名。因此,步入仕途后的司马光,继续广泛深入地学习,音乐、律历、天文、术数无所不通,其中最用心力的是对经学与史学的研究,尤其对古籍阅读极广,考察极细,可谓通习知晓,烂熟于胸。他随读随作札记,仅26岁一年所写读史札记,便多达30来篇,就中萌发了删削卷帙浩繁的古史成一部编年体通史的著史想法,以方便阅读,而更为深沉的动力,则是封建政治的需要。司马光通过编纂史著,从历史的成败兴亡中,提取治国的借鉴,“使观者自责善恶得失”。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为《资治通鉴》。
一儿:跌入瓮中 得救
司马光救友 众儿:都吓跑了 沉着冷静
光:持石击瓮 瓮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0’)
1、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救友》,从中知道了遇事时要沉着冷静,肯动脑筋。这一节,我们再来学习一篇。
2、板书:矛盾
3、齐读课题,引导设疑。
预设: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这篇文言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自主探究。
(1)同学们,你们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相信通过读课文,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出示自探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②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借助工具书、注释解决问题,在文中做出批注。
(3)学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二、解疑合探 (25’)
(一)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评价后再指名读。
注意字音、字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