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氰离子探针的设合成及其光谱研究
DissertationforDoctor’s 12
degree,ShanxiUniversity20
and of Probes
Cyanide
Design,SynthesisSpec舰Stlldy
StudentName XinLv
W.eiGuoPro£
SuperVisor
Major O玛anicChemist巧
Molecular and
Special够 Recognition
Sensing
Chemical
DepanmentChemist巧and
School
Engineering
ResearchDuration2008.09—2012.06
June,2012
万方数据
创新之处
本论文主要利用氰离子有别于其它阴离子的独特的化学反应性质,即它的亲核
反应性,将反应位点与荧光团相结合,设计合成了三种新型的氰离子荧光探针:酰
胺型氰离子荧光探针,荧光素醛一酰肼型比率荧光氰离子探针,活化的亚胺型比率
荧光氰离子探针。通过氰离子与探针分子发生的加成反应,使得荧光团分子性质发
生改变,采用荧光和紫外一可见光谱等分析手段详细研究了其对氰离子的识别和传
感行为。主要创新点如下:
1.利用氰离子和活化的酰胺基发生的加成反应,设计合成了基于罗丹明“开一
关”机理的荧光探针,实现了氰离子的高选择性识别,检出限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
定的饮用水中氰离子的最高浓度。此外,探针与氰离子作用后产生了明显的颜色变
化,实现肉眼对氰离子的检测。
2.利用氰离子和活化的酰肼基团发生的加成反应,设计合成了基于荧光共振能
量转移机理的比率荧光氰离子探针。与以往依靠荧光增强或者荧光淬灭识别氰离子
的探针相比,比率荧光探针有效克服了如仪器效率、检测环境、探针浓度等不稳定
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
3.利用氰离子和活化的亚胺基团发生的加成反应,设计合成了基于分子内电荷
转移机理的荧光比率型氰离子探针。探针与氰离子作用后导致发射峰蓝移116m,如
此大的位移足以明确区分两个发射峰,进而准确计算两个发射峰之间的比率,有效
地克服了以往基于ICT机理的氰离子探针不能准确计算两个发射峰之间比率的缺点。
万方数据
目录
中文摘要……………………………………………………………………………………I
ABSTRACT………………………………………………………。
第一章综述……………………………………………………………………………………1
1.1引言……………………………………………………………………………………………………….1
1.2阴离子识别……………………………………………………………………。2
1.2.1阴离子识别的意义…………………………………………………………2
1.2.2阴离子识别遇到的挑战…………………………………………………。2
1.2.3阴离子与受体分子的作用类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