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的复归与超越.docVIP

“新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的复归与超越.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的复归与超越.doc

虽然大多数人似乎已经承认,现代化与西化不能划等号,中国的现代化并不是全盘西化,但从实际所见,我很怀疑我们对这个问题到底认识到了一个什么深度。实际上,在有些人眼里,当代建筑已进入了个性化时代,不必再去考虑“西化”或“中化”的问题,迷恋于西方的各种先锋流派,远离了建筑的本体。还有许多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与所谓“西化”或“中化”与否并不相关,后者属于文化学的范畴。由此,现代化也就与传统、地域、人文等观念没有什么关系了,甚至还是互相矛盾的——要现代化就必须抛弃传统:现代化是向前看,是创造、革新,传统是向后看。在这些人那里,国情已退出在他们的视野以外。 ? ? 那么,究竟中国建筑要如何现代化,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了。我想,应该首先从对“现代化”的理解谈起,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 ? ? 18世纪60年代英国产业革命是西方现代化的开端,其后经蒸汽机的发明和法国大革命,到了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这个时期,建筑上最重要的成就就是现代建筑的萌芽,其第一声号炮是1851年建成的伦敦“水晶宫”,第二炮是1889年在巴黎耸起的埃菲尔铁塔。 ? ? 20世纪初,包括表现派和风格派在内的大部分新艺术流派对于建筑的探索更多还只是注目其外在形式方面,仍属于现代建筑的前期,从德意志制造联盟继续下来的包豪斯学派,才是真正触及到现代建筑本质性内容的成熟的建筑运动,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就是1926年在德国德绍建成的由格罗庇乌斯设计的包豪斯新校舍,最近它已被列入为人类文化遗产了。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标志,“现代主义”建筑正式诞生,其总的特点是重视功能问题的合理解决和强调冷静地理性地面对创作,反对学院派保守落后的思维方式和形式的复古,所以又被称为“功能主义”或“理性主义”,对历史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在新形式的创造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 ? 这种“现代主义”与所谓英克尔斯体系(传统工业化时代的现代化标准),即主要从工业化的角度衡量现代化程度的评价方法基本同拍。当时人们面临的问题是随着工业化的步伐,城市化急速发展,无产阶级生活环境加速恶化,城市住宅的需求迅速膨胀,新的建筑类型不断涌现,要求建筑从中世纪的手工业操作尽快转化为工业化操作,加上在同一要求下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筑结构和建筑设备的不断涌现,以及人的审美观念的更新,乃促成了这一浩浩荡荡的建筑革命。简而言之,多、快、好、省地建设资本主义,就是现代主义当时面临的主要课题。 ? ? 但从20世纪中期开始,现代主义建筑给城市带来的许多新的问题逐渐显现,主要是它的那种“理性”表现的排斥传统、民族性、地域性和个性的所谓国际式风格,它的不要装饰的光、平、简、秃的千篇一律造成的单调的方盒子外貌,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人们问道,难道人就非得被包围在这些冷冰冰的、缺乏人情的、理性有余感情不足的巨大“机器”和“人造峡谷”当中不可吗?历史、乡土、人情、个性,就真的与时代性不能共存? ?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战后恢复时期的结束,标新立异的消费主义抬头以及人们对文化多元倾向的追求,反映到西方建筑上,就是对建筑的多元化探索,一股重新唤起人性、人情的思潮泛起,建筑的精神性意义重新得到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正统现代主义对着干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自认为也被许多人称为的“建筑界的毕加索”、一生都在探索的柯布西耶敏感地察觉到这一点,1953年他设计的朗香教堂就代表了他的最新思考。这座惊世骇俗的教堂一反光、平、简、秃的面貌和“理性”,充满浪漫的**,甚至还可以从中看到对传统的接纳——总体的巴洛克式作风、那条竖立在尖角的又高又直的锐棱,似乎还暗喻着哥特。可以说,朗香教堂意味着纯粹经典现代主义的结束,是以后被称之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第一个作品。1956年开始设计1973年才建成的悉尼歌剧院也具有明显的反现代主义理性的浪漫倾向。 ? ? 这时的西方,现代主义当初面临的功能、经济等重要课题已不再成为问题,人口已呈下降趋势,建筑基本饱和了,相对来说,重建建筑精神价值的需求则急剧高涨,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后现代主义”就应运而生了。后现代主义公开宣布向经典现代主义挑战,宣称现代主义已经死亡,反对“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少就是多”、“装饰即罪恶”等口号。针对现代主义“形式服从功能”,提出“形式引起功能”、“形式启发功能”、“形式跟从形式”,要求传统的复归、艺术性、人情味、乡土、大众化和装饰。针对现代建筑的理性、纯净和秩序,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锋芒毕露地声称,他宁要混杂而不要纯粹,宁要折衷、含混、凌乱而不要洁净、明确和统一。但文丘里追求的传统的复归并不是复古,他提出的做法是“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是一种“隐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