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芙蕖》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重点突出、繁简得宜的写作特点。
2、体会本文不堆砌词藻,不用典故,明白晓畅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重点掌握本文的立意。
2、文言文的一些语法常识。
预习设计:
1、诵读并抄写课文。
2、参照注释,口译课文。
3、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关于作者
李渔(161l一约1679),字笠鸿,一字谪凡,号湖上笠翁,原籍兰溪(今属浙江),生于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在明代考取过秀才,入清后未曾应试做官。出身富有之家,清兵入浙后,家道衰落。客居杭州10年,又迁南京达20年。从事著述,并开“芥子园”书铺,刻售图书。又组织以姬妾为主要演员的家庭剧团,北抵燕秦,南行浙闽,在达官贵人府邸演出自编自导的戏曲。晚年境况困窘,再度迁居杭州,终老死去。李渔在当时很有声名,但毁誉不一。平生著作有剧本《笠翁十种曲》,还有八种是否出自他的手笔,至今未有定论,有小说《十二楼》等数种,杂著《闲情偶寄》和诗文集《笠翁一家言》等。李渔在戏曲理论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闲情偶寄》之《词曲部》《演习部》实为戏曲理论专著,后人录出单印,名《李笠翁曲话》或《笠翁剧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从舞台艺术角度来探讨戏剧理论的专著。
二、课文分析
这篇文章选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笠翁偶集》中诸篇,属于明清笔记小品一类文章。这类文章,直抒胸臆,不拘格套,不避俚语俗字,无论是内容或形式,都力求写得清新活泼。李渔的小品文尤其具有这种特征。他自己的诗文取名为“一家言”,并解释说:“凡余所为诗文杂著,未经绳墨,不中体裁,上不取法于古,中不求肖于今,下不觊传于后,不过自为一家,云所欲云而止。”他认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尽丧其为我”。可见他在写作上所抱的力求创新、力求显出自己的灵性的态度。这就使他的小品文和明清其他小品佳作一样,无论是内容或格调,都与一般正统古文不同。
三、内容和结构
古代写荷的诗文很多,一般都从荷的美丽、高洁着眼,或直接赞美荷花的形态,或以荷喻人,赞扬美女,或托物言志,表现自己高洁的品质。本文写荷,完全不落前人窠臼,既写荷“当令时”的“娇姿”,又写荷谢后的莲蓬,从荷出水直写到荷叶衰败。这是写荷诗文中绝无仅有的。不但如此,本文既谈荷花的可目、可鼻,又谈莲藕荷叶的可口、可用,写一般文人所不写,观赏和实用两种价值并重,也是大胆求新的表现。全文七段,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篇。简明扼要地说明主题。
第二部分(第二至六段),分说。具体说明芙蕖的种种优点。这部分把生长过程和多种功用结合在一起写,既按“花开之前”、“花开之时”、“花谢之后”时序作纵的描述,又按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四种功用作横的说明。纵横交错,有条不紊。
第三部分(第七段),结尾。抒发感慨,揭示中心。
全篇紧扣“可人”二字,环环相套、丝丝入扣地展开,针线细密,结构严谨。
四、写作特点
1、重点突出,繁简得当
作文,正如编戏,必有“主脑之人”,“主脑之事”,其他的人和事只是“陪宾”。根据这一原则,本文以“可目”为主脑,写得详,“可鼻”、“可口”、“可用”为陪宾,写得略,这样使中心鲜明,重点突出。作者在写芙蕖的种植之利时,与五谷作比较,说它除了“有五谷之实”外,还有五谷所没有的“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的观赏价值,而芙蕖的观赏价值主要表现在“可目”上。这是作者如此安排的依据。另外,作者重点、繁简的安排还服从于作者、读者双方对事物的了解。对“可目”,作者有独到的体验,一般人可能所见不深,就详写;“可鼻”、“可口”、“可用”。人所熟知,作者并无特别体验,只点明一下唤起读者注意就行了。
2、语言生动形象,不避俚俗
全文信手写来,不用一典,不堆砌词藻,不避民间口语,读起来晓畅明白,与有些正统派古文不同。这是李渔“贵显浅”主张的具体表现。文中奇句与偶句交互使用,使语句声调和谐动听。特别是一些偶句颇能抓住事物特点,两两对照,相得益彰。如:“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遂之生”;“有五谷之实而设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等等。总之,一方面不避俚俗,一方面迭用奇偶,使语言生动形象,俚俗而不觉无文,质朴而不觉笨拙。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2、结合《爱莲说》,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写出你心中的芙蕖形象。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历史 专题六 第二课 神权下的自我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历史 专题六 第三课 专制下的启蒙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历史 专题六 第四课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历史 专题六 第一课 蒙昧中的觉醒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历史 专题六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ppt
-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历史 专题七 第二课 追寻生命的起源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历史 专题七 第三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历史 专题七 第四课 向“距离”挑战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历史 专题七 第一课 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课件 人民版必修3.ppt
-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历史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ppt
- 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5.10 芙蕖教案3 北师大版.doc
- 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5.10 芙蕖教案4 北师大版.doc
- 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5.10 芙蕖教案5 北师大版.doc
- 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5.10 芙蕖课件1 北师大版.ppt
- 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5.10 芙蕖课件2 北师大版.ppt
- 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5.10 芙蕖课件3 北师大版.ppt
- 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5.10 芙蕖课件4 北师大版.ppt
- 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5.10 芙蕖课件5 北师大版.ppt
- 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5.10 芙蕖课件6 北师大版.ppt
- 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5.10 芙蕖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doc
最近下载
- 4.3免疫失调课件(共36张PPT)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VIP
- 新解读《JB_T 8446 - 2013隐极式同步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测定方法》最新解读.docx VIP
- 一种基于伯努利吸附原理的爬壁检测机器人.pdf VIP
- ZEEKR知识自测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徐宁金枪手人物介绍水浒传.pptx VIP
- 2025年CSP-S初赛真题(文末附答案).pdf VIP
- 江苏开放大学设计思维与创意设计创意元素训练.doc VIP
- (2024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doc
-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历年真题.pdf VIP
- 制冷用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管束换热优化研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