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高二历史下学期五校期中联考试卷.docVIP

福建省宁德市高二历史下学期五校期中联考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宁德市高二历史下学期五校期中联考试卷.doc

宁德市考试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耕读传家”、 入孝出悌等匾额或门联。这些家的 A.B.孔孟之道C.D..与图无关的是 图1 A.B.“学在民间”促成这种现象出现C.D..《汉书》载:“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所使承流而宣化也”由此可见教育的特点是 设立太学 在郡县学 教育促进思想大一统 A. B.C.D..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朱熹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作者认为实现了儒?? A. 道德化??????B. 政治化C. 世俗化??? D.宗教化 5.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A.B.民主C.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中央集权 7. 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出现 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商品经济繁荣  郑绩在《人物画论·肖品》中评论道:“写其人不徒写其貌,要肖其品。何谓肖品?绘出古人平素性情品质也。”下列与郑绩所评论的绘画风格一致的是A.“振笔直遂”“追其所见”???? ? B.“”,“差之丝毫而失千里”C.“钩勒工细,良工苦心”D.“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 图5 A B C D 11. 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言论进化论思想 D. 民主共和“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A.B.C.导致尊孔复古逆流D.维新思想? 13. 1918年辛亥革命B. 新文化运动 D.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4. 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制度——思想的由浅入深的 过程。下列著作或文章,能够与以上三个阶段相对应的排序是 A.《变法通义》——《文学革命论》——《新学伪经考》 B.《海国图志》——《孔子改制考》——《敬告青年》 C.《四洲志》——《文学改良刍议》——《资政新篇》 D.《各国律例》——《天朝田亩制度》——《劝学篇》 15. 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四字概括1927年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毛泽东发表,主要内容为:(一)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二)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中国梦,可以说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图6 A.民族独立 B.民族复兴 C.救亡图存 D.民主革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本卷共4小题,每小题16分,共64分。 19.(16分)青苗法是王安石新法中备受争议的措施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的,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哪两对关系思想的 2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福泽吉张怡梅略论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的倾向性 ()材料所说的“推翻旧政府”是指什么?福泽吉主张脱亚(分)福泽吉宁德市考试一.选择题 1—5 B D A C C 6—10 D C D B A 11—15 C D B B A 16—18 C A B 二.非选择题 ? 目的:济贫救弱,抑制兼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4分) (2)问题:官府强行向百姓放贷;州县官员随意提高利息,百姓负担加重;变质为官府放高利贷的苛政。(6分) 原因: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背离;触犯地主、官僚的利益;用人不当造成百姓负担加重;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监督,有失公平公正。(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0. (16分) (1)主张:“因信称义”;“先定论”。(4分) 共同点:“信仰得救”。(2分) (2)关系:教权与王权(教会与国家);罗马教廷与德意志教会。(4分) 影响: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使政教分离;有利于民族教会的建立;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1.(16分) (1)内容:解放农奴(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可以通过赎买获得土地。(4分) 作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4分) (2)不足: 农民没有真正获得土地;无法扭转农村经济的颓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