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无缝钢管生产工艺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锈钢无缝钢管生产工艺规范.doc

XXXXXX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BJQMS03-7.5.1-03 版本/状态 B/0 文件名称 不锈钢无缝钢管生产工艺规范 页码 1/5 1.0目的 制定不锈钢无缝钢管生产工艺规范,指导工人生产,确保生产优质不锈钢管。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不锈钢无缝钢管的生产。 3.0定义(无) 4.0职责 4.1技术中心、生产中心负责制定、修改不锈钢无缝钢管工艺规范。 4.2生产部负责组织实施。 5.0内容 5.1酸洗 5.1.1酸酸液 5.1.1.1酸液缸溶液成份与温度如下表: 成份 酸洗液 白化液 HF 5~8% —— HNO3 10~15% 8~15% H2O 余 余 温度 ≤40℃ 室温,冬季适当加温 5.1.1.2酸缸每三天分析一次,当酸洗时间超过正常酸洗时间时可适当调整酸液浓度,控制PH值为1,当钢管表面的氧化皮、脏物酸洗不净时,酸液应改作除油或报废,这时需配置新缸。 5.1.2酸洗 5.1.2.1钢管下缸前,应先将溶液搅拌均匀,然后头低尾高倾斜放入缸内浸6~8小时吊起,起吊时必须头高尾低吊出,用清水及时冲洗表面的残浮油污等,并检查表面质量,表面应无黑斑点。 5.1.2.2去油和酸洗的钢管,必须做到五无,即无过酸、无欠酸、无油、无石灰、无残酸,去油时做到“滴水不成珠”。 5.1.2.3冲洗必须逐支进行,直到内壁无氧化皮、无脏物、无残酸为止,高压水的压力要大于6个大气压。 5.2涂灰(润滑) 5.2.1配灰浆 选用优质生石灰经40~50目筛子筛选,用水沉淀,待干至八成,和3#工业脂拌匀成胶体态(石灰:3#工业脂=10:1.2~1.5)然后加水稀释至浆状。 5.2.2涂灰 XXXXXX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BJQMS03-7.5.1-03 版本/状态 B/0 文件名称 不锈钢无缝钢管生产工艺规范 页码 2/5 5.2.2.1拉芯径的管子应先涂内壁,经过烘干后,再涂外壁;拉外径的管子应涂外壁,再经烘干。 5.2.2.2涂料时,内外表面涂层应薄而均匀(约1mm),不允许淌涂或搭块。 5.2.3烘干 5.2.3.1风干时要分清炉号,杜绝乱堆风干。应根据炉号不同分层放置,头高尾低,以利于水分淌出。 5.2.3.2 不同钢管为防止烘成焦黄,风干时间要求如下: 钢管壁厚mm 时间h ≥3芯径管 6~8 <3芯径管 6~8 拉外径管 4~6 5.3 拉管打头 5.3.1 对于外径≤Φ65mm的荒管或在制品钢管,应给拉管打头。打头时,头子大小符合工艺要求,头子长度一般为120~150mm,打头后的头子肩部要求圆滑无棱角。 5.3.2对于穿孔荒管应在尾端打头,而在制品则选择质量差的一端打头。 5.3.3拉芯径的钢管,在肩部过渡区处必须打眼,孔眼大小以能透气为准,越小越好。 5.3.4加热时,应做到一严(严格控制温度),二勤(勤加料、勤翻料)三快(快加热、快打、快速冷却)。 5.3.5打头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 冷却方式 1050~1100℃ 空冷 头子插入加热孔内加热,插入深度约为200mm。加热温度以肉眼观看发红为宜。 5.4拉管接头/焊头 5.4.1对于>Φ65mm的荒管或在制品钢管,可以采用亚弧焊的方法焊接拉拔头子(其操作方法见《设备操作技术规程》),以减少钢管的损耗。 5.4.2选用适合相应规格的老头子或新头子,焊到荒管或在制品管子一端。 5.4.3被焊接的一端应切平齐,边缘光滑带园弧,焊成后,焊缝要低于管子的外径,以防在拉拔时接触拉模,并要求有足够的强度,以免拉断。 5.4.4每当拉程结束后,切下头,焊接头子可以反复使用。 5.5冷拔5.5.1冷拔技术操作 XXXXXX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BJQMS03-7.5.1-03 版本/状态 B/0 文件名称 不锈钢无缝钢管生产工艺规范 页码 3/5 5.5.1.1冷拔机的操作方法见《设备操作规程》。 5.5.1.2严格按照拔制表规定的规格选配模具,控制拔制速度,不得随意更改。如确需更改工艺时,必须得到有关技术人员的批准。 5.5.1.3严格控制钢管尺寸,尤其是成品,应按《尺寸与外观检验指导书》规定的公差执行。在拔制过程中经常检验表面质量及尺寸公差,做到“一看二量三摸”。 5.5.1.4在冷拔时,应合理控制冷拔转速。空拉时,拔制速度在3档,即5~6m/min;减径量在5mm以下或减壁量在1mm以下时,拔制速度在2档,即2~3m/min;减径量在5~10mm或减壁量在1~2mm时,拔制速度在1档,即1~2m/min。 5.5.1.5在拔第一支钢管时,每道都要测量钢管的尺寸,在每换一次模子时,也必须测量钢管尺寸,随时注意表面拉毛现象。 5.5.1.6拔制中发现严重拉毛、开裂、断头等情况时,应及时向技术人员反映

文档评论(0)

ycw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