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细胞电信号系统.doc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生物学 引言 Cajal : Golgi 染色,神经元学说 Kuffler 1965年哈佛神经生物学实验室 本课主题: 1,从神经元到脑,功能源于正确的连接; 2,神经信号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3,脑结构与功能的发育; 神经细胞的电信号系统 人体由数以万亿计的细胞组成,每一种细胞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细胞间相互依赖又相互监控,每个细胞都从群体中得到营养,得以发展同时又做出自己的贡献,谁也不能无所作为,但也不能过表现,机体始得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机体的这种自稳态,是机体赖以存活与发展的基础,是每一个细胞都做出恰如其分的贡献的结果。机体这种完美和谐依赖其完善而复杂的信号系统,人体由75万亿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都在不断地释放出自己的信号同时接受其它细胞的信号,以决定何时表达何种蛋白质、何时增生、分裂或是死亡。这类信号分子生物学上称为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 药物分子,甚至还有一些简单的无机物如CO2,NO等等。细胞结合生物活性物质的位点称为受体,受体的本质通常都是蛋白质,如果信号分子能溶于细胞膜并进入胞内,其受体通常存在于胞内胞浆中,如果不溶于脂质双层膜,其受体通常是某种膜蛋白。此外还有核内受体。 目前已知生物信号可分为两大类:化学信号和电信号,化学信号的作用通常是弥散缓慢而持久,本文主要讨论生物电信号。机体内两种信号既不同又相互密切联系. 生物体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进化的漫长过程中,机体日益面对复杂而新异的剌激,导致神经系统的进化和完善。神经细胞膜上进化出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如钠泵、钠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乙酰胆碱受体、谷氨酸受体等等,形成了一套特异的电信号系统,能对内外剌激迅捷地产生反应。到人类出现时,人脑成为宇宙中最神奇的物质,具有了观察思考的智力,因而能研究客观世界的规律,甚至可以研究主观思考本身的形成机制。 生物电信号及其机制 生物电信号主要有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其本质是离子的跨膜流动而不是电子的流动,如果将人脑与电脑比较,静息电位相当于0(断电),动作电位相当于1(通电),而局部电位是神经系统分析整合信息的基础,也是人脑优于电脑的本质所在。此外动作电位发放的频率也是主要的神经信号编码。 9.1静息电位 神经细胞在不活动时,细胞膜处于极化状态,如果以膜外电位为零,则膜内电位约为-50~-70mv,称为静息膜电位。 1950年凌宁等发明了微电极技术,亦称为胞内纪录,此后人们才能准确地测定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微电极是一根充灌3M KC1,尖端外径小于1μ的玻璃毛细管,可以插入细胞进行测量而不至于在短时间内伤害细胞,顶端插入一根细银丝将电信号引导入高输入阻抗的放大器。图9-1所示,是一种更新的技术—离子单通道记录:当微电极紧紧地贴附於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膜时(A),可以记录到一些极微小的电流,这是单个离子通道自发随机活动造成的,在微电极内施加短促的负压减电极下的膜吸破,称为全细胞钳制,亦相当于胞内纪录(B),测量到膜内电位比膜外负61毫伏,这就是静息电位.给予一个1nA的电流刺激,即可纪录到动作电位,其峰顶达正50毫伏.延长刺激时间并逐次加倍强度,可观察到重复发放,并显示发放频率与刺激强度是正相关的(C)。 图9-1. 离子通道,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及重复发放的 电生理学纪录 1.1 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1).钠泵的离子主动转运机制:神经细胞膜上分布着大量的钠泵,也称钠钾依赖性ATP酶,是一种特殊的膜蛋白。当结合了膜内三个钠离子和膜外二个钾离子时,产生ATP酶活性,水解ATP并产生能量。钠泵利用能量将3个Na+泵出膜内,同时将2个K+泵入膜内,钠泵不停顿的运转造成了膜内外离子分布的不平衡,同时每运转一次,就造成了膜内一个正电荷的缺失,因此也称为生电泵,脑组织单位重量的耗能为机体平均值的6~8倍,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消耗于钠泵的运转。 (2).静息神经细胞膜对K+的高通透性:膜是一种脂质双分子层,具有很好的电绝缘性。膜电阻很大,称Rm,或者说其倒数膜电导(gm)很小。膜上镶嵌着多种膜蛋白,其中一部分膜蛋白中心形成通道,而通道孔径的大小和孔壁电荷分布情况,决定了何种离子可以通过,何种离子难以通过,因而静息膜并非对所有离子的通透性或电导都一样。历史上曾用膜的选择性通透这一拟人化的名词来描述这一现象。 表9-1 细胞膜内外重要离子的浓度 标本 膜内浓度(mM) 膜外浓度(mM) Na+ K+ C1- Na+ K+ C1- 鱿鱼巨轴突 49 410 40 440 22 560 蛙缝匠肌 15 125 1.2 110 2.6 77 猫运动神经元 15 150 9 150 5.5 125 生物电的本质是离子的跨膜流动,离子流动的躯动力是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