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言
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美国]
撰写这本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认真地研究欧洲和美洲的通史,研究有关海权对欧洲
和美洲历史发展的影响。一般说来,历史学家对海上情况知之甚少,他们有时对海洋既没有
特殊的兴趣,又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往往忽略了海上力量对重大事件的深远影响,
他们有时对海权发展的总趋势还比较了解,但是对特定场合下海权的作用却不甚了解。一般
情况下,我们说使用海洋和控制海洋,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已经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种
重要因素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能够找出并且能够说明海权在一种特定场合下的确切意义,
却是比较困难的。然而,除非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否则只一般泛泛地承认海权的重要性,那
将仍然是模糊不清的,也是不实际的;因为这种承认,不是象本来应做的那样,即不是依赖
于搜集一些特殊的事例,通过对这些特殊事例所处特定时期的环境分析,明确地说明了海权
的确切作用。
我们可以举两位英国作家轻视海上力量对重大事件的影响作为例证。看起来这两个例子
让人很难理解,因为英国与其它国家相比,其强大更多地应归功于海洋。一位英国作家阿诺
德在他所著的《罗马史》中写道:“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两次,独特的天才人物与一个大国的
各种资源和组织机构进行斗争。但是,每一次都是大国获胜。一次是汉尼拔 [ 译者注:汉
尼拔(公元前247-183)迦太基统帅。 ] 与罗马斗争了17年;另一次是拿破仑与英国斗争
了16年。汉尼拔的斗争是在扎马结束的;拿破仑的斗争是在滑铁卢告终的。”另一位英国作
家爱德华·克里西爵士在引用《罗马史》这本著作时,补充说道:“但是对两次斗争中的相似
点,几乎都没有进行足够的、详尽的研究。这就是最后打败强大的迦太基的罗马将军西庇阿
[ 译者注:西庇阿(公元前236-前183),古罗马统帅。 ] ,和最后彻底推翻法国皇帝的英
国将军威灵顿是异常相似的人物。他们都担任高级重要指挥者多年,但是他们都远离战争的
主要战场。他们各自最重要的戎马生涯都是在同一个国家——西班牙度过的。正是在西班牙,
西庇阿同威灵顿一样,在反对主要的斗士和征服者本人之前,连续不断地遭遇和打败了几乎
所有的敌军处于次要地位的将军。西庇阿和威灵顿都在使他们的同胞在遭受一系列败北之
后,重新对战争恢复了信心,他们每个人都是在完全彻底地打败了所选中的敌军指挥官和所
选中的有战斗经验的敌军之后,才结束了一场长期的和危险的战争。”
上述这两位英国作家都没有提到这种更惊人的巧合,即在这两次战争中,胜利者都掌握
了制海权。罗马人控制了水路,迫使汉尼拔不得不经过高卢 [ 译者注:高卢,历史地名,
领有今意大利北部、法、比、荷等国,属古罗马帝国一部。 ] 进行那种远距离的危险行军。
行军途中,一多半的老战士变得很虚弱,从而使当时从罗讷河向西班牙派兵的老西庇阿 [ 投
笔从戎注:原文为“大西庇阿”。按此处提到的应为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当时
罗马的两位执政官之一,后来在西班牙战败被杀;他是在扎马最终击败汉尼拔的那位西庇阿
(也叫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后来尊称阿非利加努斯)的父亲,一般习惯称为“老
西庇阿”。 ] ,能够截击汉尼拔的交通线,又能够返回本土,并且能够在特雷比亚对付入侵
者。整个战争期间,古罗马军团不受干扰,精神抖擞地经水路来往于汉尼拔的基地西班牙和
意大利之间。在梅陶鲁斯河的决定性战役中,相对于哈司德鲁巴尔和汉尼拔的军队来说,罗
马人的部队处于内线位置,按理说这种态势原本应是决定战役胜负的关键。但是由于汉尼拔
的弟弟哈司德鲁巴尔不能从海上,而只能经高卢从陆路运送援兵,最终让罗马军团取得了这
次战役的胜利。此后,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时刻,迦太基的两支大军在狭长的意大利被
分开了,其中一支被两位罗马将军的联合行动摧毁了。
另一方面,海军历史学家们很少考虑通史与他们自己所研究的海军史这个特定的题目之
间的联系,通常只把他们自己局限在单纯编撰海军事件的编年史上。与英国人相比法国人不
是这样;天才的有教养的法国人能够比较认真地调查取得异常结果的原因,调查各种事件之
间的相互关系。
但是,就我本人所知,还不曾有一部著作曾经讲授过我们这里所探讨的这种特定的题目,
即评价海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和对国家繁荣、兴旺的影响。至于其它一些论述各国的战争、
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的历史,也只是偶尔、一般冷漠地提到一些海上事件。本书的目的,
在于把海上利益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但是,又不使它们与总的历史中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周
围环境相脱离,并且试图说明周围环境又是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第1课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ppt
- 高中历史:第2课时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专制 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ppt
- 高中历史:第4课时 伟大的抗日战争【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ppt
- 高一历史课件: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岳麓版必修2).ppt
- 高一历史课件: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岳麓版必修2).ppt
- 高一历史强化训练.ppt
- 高一历史下册.ppt
-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docx
- 高一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题《必修2》.ppt
- 高中了历史第一分册复习.ppt
最近下载
-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docx VIP
- UL60950中文版(最新整理版).pdf VIP
- 新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精编知识点合集.pdf
- 项目1 初识高铁客运乘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实务》教学课件.pptx VIP
- 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前沿技术与应用.pptx VIP
- 2020高中英语必修一Welcomeunit知识点归纳及练习.pdf VIP
- StartingOutwithC++EarlyObjectsEighthEditionbyTony.ppt VIP
- 【大单元教学】《赏书法之韵》第1课时课件 人美2024版七年级上册.ppt VIP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PDF VIP
- 小学奥数-几何五大模型(鸟头模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