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第3课《道山亭记》.docVIP

2015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第3课《道山亭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第3课《道山亭记》.doc

道山亭记 导学案 整体探究 1.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福州城的?各方面的特点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象 描写角度 特点 福州城 地理位置 位于闽中 地势 平而广 地域风貌 枕江面海 城市风貌 路多、舟船交通便利 城市建筑 屋室巨丽,寺庙、道观特盛 整体形象 三山鼎立,山上寺庙、道观众多而奇美 2.闽地山水险恶,百姓生活多有不便,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其居室之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精心选取了“福州治侯官”这一“于闽为最平以广”之地,来写其土地的平旷、道路的通达、水路的便捷,因而导致其商业的发达。于此高山恶水之处,突见此处,怎不让人疑为世外桃源!而“麓多桀木”,“匠多良能”,人杰地灵,又为人们的安居乐业提供了条件。作者具体写“下贫必丰其居”,“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以居处的华丽来衬托百姓的富足,佛教、道教的兴盛,渲染出一种和平安乐的气氛。作者如此费尽心机,原来是为了形象曲折地表现程师孟的治郡业绩。这样,文章的主旨也就在作者的精心布局下水到渠成地点明了。写山水之恶,正好和后文的建筑之美形成对比,这一出乎意料的对比也就很自然地点染出了程师孟政绩之高。 3.文中三、四段由写景转入写程公,主要写了他的什么事?人们评论曾巩的散文纡徐和缓,儒雅醇厚,结合本文谈谈这一艺术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写了程公治闽的政绩。文章开头写闽地山水之险不是主要目的,写程公不怕闽地险且远,而能安于其居、逍遥世外、做出政绩,这才是全文的主旨。文章开头由远处谈起,不疾不徐,似乎没有切入正题,第二、三段才不慌不忙接起文脉,写程公利用闽山耸立的优势,特辟一亭,而程公能因其地善,寓耳目之乐,将思致寄寓于尘埃之外,志向远大!第四段才直接称颂程公的政绩。全文由景及人,既不寓情于景,又不发掘景物的深意,而是平平直直,自自然然,徐徐道来,娓娓而谈。文风纡徐和缓,儒雅醇厚体现于此。 4.文章称赞程师孟处偏僻险远却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你认为面对逆境或苦难,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面对逆境或苦难,悲伤、愤懑、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不如接受眼前的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改善环境,也改善自己的心境。面对苦难,可以以一种更有价值和尊严的方式接受它。 阅读课文第一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累数驿乃一得平地    累:连续,接连 B.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踬:跌倒 C.岂虚也哉 虚:空虚 D.山相属无间断 属:连接 【解析】 虚:不真实,虚假。 【答案】 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C项,于:介词,在。A项,为:成为/介词,替。B项,以:动词,凭借/介词,因为。D项,代词,它的/指示代词,那。 【答案】 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极力描写闽地山路水道艰险,以体现程师孟入闽任职“忘其远且险”。 B.第一段作者用汉代将闽地的百姓迁徙于江淮之事,来强调这地方险狭多阻。 C.作者对于程师孟治郡的业绩,单刀直入又纡徐和缓,将其政绩曲折地展现出来,充分体现了曾巩散文的艺术特色。 D.作者第一段写闽地“远且险”,分别从“陆出”和“溪行”两方面入手,而各又分别从山路与“土人”、溪流与“生而习水者”两部分落笔,条理清楚。 【解析】 “单刀直入”错。 【答案】 C 4.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到秦朝时,开辟这方土地,列入中国,这才合并为闽中郡。 (2)即使是那些本土生长又住在水上的人,不是从一生下来就练习水上功夫的,都不敢担起行船的职责。 请你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描述一个你身边的人物,要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某种品质。(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晖中看到那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