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隋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隋唐) 课程链接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总体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 朝代更替: 1、隋朝:581--618年,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建于隋文帝杨坚,亡于隋炀帝杨广。 2、唐朝:618--907年,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建立者李渊。 具体表现: 一、政治: 1、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稳定时间较长。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具体表现: 二、经济:社会经济繁荣 1、农业:曲辕犁(安装犁评,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筒车;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手工业:①纺织业:官营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②陶瓷业:唐三彩(陶制品),越窑青瓷、邢窑白瓷等,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首创釉下彩绘技术 具体表现: 三、思想文化:中华文化辉煌灿烂 1、思想: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教义,得到新的发展,唐太宗印成《五经正义》成为儒经的标准读物。唐代中后期,韩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北宋的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2、科技:①火药:用于战争②雕版印刷术:《金刚经》868年 3、文学:唐诗、传奇(短篇小说), 出现平民化的发展趋势 由于城市的繁荣,唐代出现了适合市民欣赏的短篇小说 4、艺术: 1)书法:初唐的欧阳询(楷)、盛唐的颜真卿(楷、行) 、晚唐的柳公权(楷)、怀素、张旭(狂草) 3)绘画:文人画(绘画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印度、波斯)初唐阎立本的传世作品有《步辇图》;盛唐吴道子被誉为“画圣”《送子天王图》。 4)戏曲:出现世俗化的趋势。 三省六部制 作用:三分相权,加强皇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既保证君权独尊又减少决策的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科举制 1、概念: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选官制度 2、背景:士族门阀衰落和庶族地主兴起 3、目的:扩大统治基础,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4、实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5、产生: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6、演变: ◆隋朝: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创立科举制。 ◆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北宋: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 ◆明朝: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须用八股格式,即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制。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了科举制。 7、评价(作用): ◆积极意义:①科举制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士族地主的势力,为下层人士参政提供了机会,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统治基础。②提高官员文化素养和行政效率,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促进封建社会的发展。③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唐诗的发展。④官吏的选拔任免越来越集中到中央政府和皇帝手中,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消极影响:明清时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其种种弊端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化的产物。 唐诗 1、原因:①社会经济繁荣(物质基础);②了解社会现实充满才情和抱负的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兴起;③科举制的推动;④唐代学术文化政策相对开明;⑤其他文学艺术的发展的促进;⑥诗歌自身发展的结果。 2、代表人物:唐代是中国诗歌鼎盛时期,著名诗人有初唐的王勃,陈子昂;盛唐的高适、岑参、王维、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中唐的白居易;晚唐的杜牧、李商隐。 ◆李白:①时代特征:盛唐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文化开放 ②称谓: “诗仙” ③诗风特点:以激情与浪漫著称,狂放炽烈,想象丰富,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 ④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杜甫: ①时代特征: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离乱飘泊 ②称谓:是一位“苦难诗人”、“诗圣”、“诗史” ③诗风特点:凝重沉郁、严谨顿挫,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和现实主义风格 ④代表作: 。“三吏”、“三别” 选官制度的演进 选官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时间 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元明清 依据 世袭 才能、品德、门第 家世、才能 考试成绩 备注 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机会 以官举士,百姓不得参与。 世家豪门长期操纵政权 为中下层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1、(08江苏单科)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民族融合的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