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PPT

*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调查与评价 调查目的: 通过对巴里坤县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实地调查,以小见大,比较客观地把握农村土地资源使用的现状,主要是找出当前土地使用过程中的弊病,从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 调查地点: 新疆省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调查方法: 实地考察、访谈、查阅资料 调查内容: 土地资源使用状况(包括土地类别、有效使用情况、土地规划现状等 ) 一、巴里坤县土地资源使用状况及特点: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9月30日,是全国三个哈萨克自治县之一(木垒县,总人口8.6万人,哈萨克族2万人,占23.6%;甘肃阿克塞县,总人口9100人,哈萨克族3700人,占41.3%)。地处新疆东北部,东邻伊吾县,南接哈密市,西毗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北与蒙古国接壤,境内中蒙边界线长309公里,设有国家一类季节性开放口岸——老爷庙口岸(该口岸建设于1992年,04年前每季度开放一次,04年起每两个月开放一次,年过货量2.5万吨左右),是新疆与蒙古国发展边贸的重要开放口岸之一。全县总面积3.84万平方公里,占全地区总面积的25%,辖15个乡镇场区、45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牧业村16个),129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委员会(城镇4个、博尔羌吉镇2个)。 全县总人口10.1万人,有13个民族成份,其中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34%。农牧民1.6万户、6.9万人(劳动力3.6万人),占总人口的78%,其中牧民5700户2.4万人,占农牧民总数的34.5%) 巴里坤县有可耕地50.4万亩(其中基本农田36.6万亩),每年实播30万亩左右,主要农作物有马铃薯、大麦、饲用玉米、小麦、晚熟哈密瓜等。全县天然草场2866万亩,可利用草场1998万亩(其中优质割草场18万亩),主要畜种有牛、羊、马、驴、驼等,1996年被自治区确定为牧业县。全县牲畜最高饲养量约100万头只,年底存栏约55万头只,其中大畜5万头(农区2万余头、牧区近3万头);小畜50万只(农区占35%、牧区占65%)。全县湿地134万亩。林地面积122.7万亩(天然林109.8万亩、占91%,人工林12.9万亩、占9%),森林覆盖率1.45%。苗圃基地6个,总面积534亩(县中心苗圃400亩)。 地下水资源量2.93亿m3,年可开采量1.7亿m3(其中黄土场开发区地下水资源量2300万方,年可开采量1200万方),现有机电井535眼(兵团100眼),年提水量1.09亿m3,占可开采量的64%。全县水库20座(中型1座、小Ⅰ型5座、小Ⅱ型14座)、小塘坝34座,总库容4316.95万m3,有效灌溉面积(含林地)1.75万公顷(合26.25万亩)。全县干、支、斗三级渠道总长1326公里(干渠321公里、支渠352公里、斗渠652公里),防渗率100%。高效节水面积6.83万亩。全县年用水总量1.9亿m3,其中,农业用水1.76亿m3,占用水总量的92.7%;工业用水390万m3,占用水总量的0.2%;生态用水920万m3,占用水总量的4.8%;生活用水482万m3,占用水总量的2.5%。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698855.4公顷,其中地方3460091公顷,兵团及军马场238764.5公顷,分别占93.5%和6.5% 农用地面积为1769487.4公顷,占总面积的51.14%。耕地面积26923.5公顷,占总面积的0.78%,人均0.3公顷。园地面积公为19.5公顷,约占总面积的0.01%,主要分布在三塘湖乡及西山丘陵区。林地面积290664.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4%,人均占有3.2公顷。牧草地面积144157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1.66%,人均占有16公顷。水面10300.6公顷,占总面积的0.29%。 建设用地面积为10126.7公顷,占总面积的0.29%。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4926.9公顷,占总面积的0.14%,人均545.6平方米。 交通用地1754.9公顷,占总面积的0.1%。未利用土地1680476.9公顷,占总面积的48.57%。 1.耕地面积少,地少人多 该村耕地共分三等,分别为 一等(平整黄土地)、二等(洼地、沙土地等)、三等(岭地、拓荒地等),(注:图文不一)各类土地都比例如下图所示。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亩/人,且三等地占了近1/4的比例,良田面积偏少,再加上一些不当经营状况,住房挤占耕地,使耕地面积越发紧张。(单位:亩) 2.地块多,单块面积小,缺乏集约性 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很少,但地块较多,平均每户耕地多于5块,这就使得单块耕地面积太小,不适合农机的推广使用,集约性差,

文档评论(0)

good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