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皇18l
内容提要
{台湾是一个市场狭小、地少人稠、资源有限的亚热带海岛。战后
50多年来,台湾根据自身的有利因素及国际环境的变化,成功地实
现了经济的两次转型,并以经济转型为契机,使产业结构逐步得到
优化和升级,从而成为二战以来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
一寸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对台湾的产业结构作出现实的分析,从而
帮助大家了解和认识台湾产业结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台湾产业结构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农业为主体、以工业为主体
和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三个历史演变阶段。在演变的过程中,由于岛
内经济因素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共同作用,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
级表现出与欧、美等国不同的一些特点。反映了台湾海岛经济所具
有的特殊性。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台湾经济表现良好,至今
仍充满活力。但同时也暴露出台湾经济中,尤其是产业结构中所存
在的一些问题。台湾经济急待实现历史性的第三次转型。当前,台
湾当局选择了发展高科技产业作为岛内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台湾也
只有以大陆的经济发展为依托,实行“一国两制”才最终能把这一可
能性转化为现实。
I作者将从以上几个方面逐一展开论述。
由于才疏学浅,时间仓促,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大家给予批评、
、
指证。、≯
论台湾产业结构的演变及趋势
导 论
台湾位于祖国大陆东南100多公里以外的太平洋海面上,面积
约3.6万平方公里,人口2136万。
台湾是一个资源匮乏,市场缺少,各方面都很落后的地区。但经
过60年代和70年代台湾民众的奋斗,经济出现了跳跃式的发展,
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进入80年代以后,台湾经济成长过程中虽然
遇到了诸多难题,但在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经济仍然保
持稳定的增长势头,台湾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在快速向发达国家和地
区靠拢,因而被世界银行列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并
与新加坡、香港、韩国并列,被合称为“亚洲四小龙”。台湾经济以如
此之快的速度向前推进得益于其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并根据
这一变化积极主动地调整其产业结构。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升
级,既是经济取得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促成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一)台湾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取得的成绩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uznets的理论,经济在发展初期,
通常都以农业为发展重点,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工业部
门比重会逐渐增加,而工业部门比重增长之后,会产生对服务业的
引申需求,使得服务业部门比重不断上升,最终会使服务业成为经
济发展的主力。台湾产业结构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由初级、中级到
高级的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一产业在“数量”上的不断减少,第
二产业“数量”和“质量”上的不断增加以及第三产业在“双量”上的
波浪式前进,构成了台湾产业结构此消彼长、错综复杂的局面。
认真研究五十多年来台湾产业结构演变,可以看出台湾产业结
一1一
构经历了由以农业为主体到以工业为主体,再到以服务业为主体的
转变。50年代,台湾的农业产值比重还大于工业产值.至1963年,
台湾工业产值的比重就超过了农业产值.1978年开始,台湾的农业
比重第一次降到10%以下。到1995年,农业的比重进一步降到3.
5%,而服务业此时已突破50一80年代的稳定局面,所占比重突破
60%。详见表1、2。
衰1台湾三大产业产值演变及其结构变化值 单位%
年份 1952196019701980199019931995
第一产业 35.7 28.5415.477.68 4.13 3.t6 3.5
第=产业 17.9 26.8336.8345.7543.5540.6336.4
第三产业 46.4 44.5947.4046.5753.3455.9l 60.1
资料来源t‘当代亚太
衰2台湾地区三次产业占GDP的 表3台湾地区就业人廿构成单位%
比t单位%
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吊::广‘业 淤 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