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课 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熟语同步练习 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VIP

高中语文 第四课 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熟语同步练习 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第四课 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熟语同步练习 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doc

第四课 第四节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没有人仅因富甲一方而被长久纪念,相反,人们念念不忘的,大都是超脱于物质利益的追逐的人。 B.在军阀混战和北平沦陷期间,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得以保全,这多亏中山先生生前的卫士谭惠全等人恪尽职守,矢志护灵。 C.自行车队被两只高大威猛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高速骑行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D.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答案 D 解析 D项“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精神,适用对象和语意都不符,所以错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如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而起,小路变通衢,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 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答案 B 解析 B项“蠢蠢欲动”的意思是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含贬义。此处用来指报考学生显然不对。 3.(2013·江苏)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②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③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答案 B 解析 ①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根据句子中“欣赏……却忽略……”可以看出,是有关取舍问题,故选用“买椟还珠”。②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据语境“哪一条路上行走”易选“殊途同归”。③如临深渊:形容谨慎戒惧,侧重于面临危险,感到恐惧。如履薄冰:形容谨慎戒惧,侧重于谨慎小心。语境是有“危机感”,应该谨慎小心,故选“如履薄冰”。 4.(2013·辽宁)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B.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 D.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从望文生义的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A项让枣推梨: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B项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C项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去。指对于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D项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不能与句后括号内的词语换用的一项是(  ) A.营销专家告诫:“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孤注一掷) B.招聘人才不是买蔬菜,挨个捏捏捡捡,照个大鲜亮的拿。“人不可貌相”,这个道理,用人单位自然明了。但怎么一到自己招聘人才时就犯了糊涂呢?(海水不可斗量) C.碰上了说几句闲话,一不沾亲,二不带故,人家和咱近乎什么?(素昧平生) D.咱们在重庆人生地不熟,找人不是件容易事啊。(素不相能) 答案 D 解析 “人生地不熟”是指人地生疏。“素不相能”指一向不和睦。两词意义相差甚远。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专家认为,汽车销售厂家为了提高销售量而采取的种种恶性竞争手段,无疑是病急乱投医,治标不治本。 B.银行抢劫案发生后,人民警察四面出击,不到24小时就把案犯缉拿归案,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C.投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