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专项提升检测22.docVIP

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专项提升检测2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知识点专项提升检测22.doc

专项提升训练 1.[2014·黄冈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风渡江四首(选一) 王士祯 凿翠流丹杳霭间,银涛雪浪急潺 布帆十尺如飞鸟,卧看金陵两岸山。 试分析诗中表现出的诗人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一要注意风景特点,二要注意诗人的态度。江面惊险,诗人却能从容“卧”看,由此可知诗人的性格特点。 答案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悠闲从容、乐观洒脱的诗人形象。前两句描写诗人所见到的两岸的壮丽风光和惊险江面,风景如画。后两句写诗人冒着大风大浪渡江,于飞舟之中静观两岸美景,一个“卧”字,写尽诗人安闲自在、乐观从容之态。 2.[2015·江西九江七校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① 陆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②。 注:①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二鼓尽,二更结束。②琼糜:比喻精美的食品。 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三个词语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概括诗人的形象要从诗句中去挖掘关键词,“无奇”“独喜遗编”可见其安贫乐道;“白发”“青灯”“叠鼓”可见其读书勤苦;“饥”“一杯山药”可见其清贫。 答案 全诗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孜孜以学(勤奋读书)的清苦诗人形象。 3.[2014·东北三校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颈联承接颔联写塞外风光。角声四起,和着北风,或高亢嘹亮,或呜呜咽咽;原州城外,泾河水早已被冻住了,教人不禁顿起哀思。作者耳闻声声塞角,呼呼北风,面对绝漠孤城,一脉冰河,内心涌起无穷无尽的感慨。 答案 ①本联描绘的是一幅萧瑟的边塞风光图。临近傍晚,荒芜的边城传来角声,有时高昂,有时呜咽,由原州城楼向外望去,泾河早已结冻,不再流淌。②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塞角高咽”是听觉和动态描写,“泾河不流”是视觉和静态描写。 4.[2015·四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叹庭前甘菊花 [唐]杜甫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甘菊花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本诗甘菊花的形象是在与野外众芳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用“野外”“众芳”细琐却被采回摆放厅堂,反衬甘菊花的生不逢时、无人欣赏。 答案 甘菊花因为移植的时间晚了,没能赶上在重阳佳节绽放,即使开得绚烂多姿也无人欣赏,枝叶繁茂却要遭受风霜侵袭。诗歌塑造了生不逢时、不被欣赏、无所依靠、饱受风霜的甘菊花形象。 5.[2015·沈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月夜江行 权德舆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 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 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诗歌的首联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