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除磷技术的理论工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ocVIP

反硝化除磷技术的理论工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硝化除磷技术的理论工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oc

反硝化除磷技术的理论、工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 要] :废水的反硝化除磷技术作为生物除磷的一个新思路,因其能够解决传统脱氮除磷工艺运行中碳源不足、菌群竞争、泥龄难以控制等诸多问题,已成为废水生物处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概括反硝化处理的基本理论与优点,阐述A2/O、A2N工艺中实现反硝化除磷的控制方法及研究应用情况,重点讨论C/N比、缺氧池负荷及污泥回流比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理论;工艺;影响因素 Studies of Theory, Technology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Biological Denitrifying Phosphatation Abstract:As a new way to achieve waste water biologyeal phosphorus removal,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technology can resolve problems such as oganic deficiency,flora competition and difficult to control sludge age.It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study of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the recent years. Therefore ,basic theory and advantages of denitrifying dephosphatation was introduced , and the control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A2/O,A2N process to achieve dephosphatation were described. Main affecting factors for the operational process of denitrifying dephosphatation was discussed emphatically,such as C/N ratio, nitrite load to anoxic reactors,reflux ratio,etc. Key words:denitrifying dephosphatation;process;influencing factors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ing bacteria,简称DPB)为优势菌种,通过它们的代谢作用来同时完成过量吸磷和反硝化过程而达到脱氮除磷的双重目的。反硝化除磷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存在的矛盾,并且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除磷脱氮技术,已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概括反硝化处理的基本理论与优点,阐述A2/O、A2N工艺中实现反硝化除磷的控制方法及研究应用情况,重点讨论C/N比、缺氧池负荷及污泥回流比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 1 反硝化除磷理论与优点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研究者就发现聚磷菌能够在缺氧环境中以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吸磷的现象。针对反硝化除磷现象的出现,研究者们提出了生物除磷系统中的聚磷菌(PAO)可分为两类菌属的假说:一类PAO只能以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而另一类则既能以氧气又能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因此它们在反硝化的同时能进行吸磷。 反硝化除磷过程是反硝化除磷细菌(DPB)以取代O2作为电子接受体来除磷,也就是说DPB能将反硝化脱氮和除磷两个本来认为是彼此独立的作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缺氧条件下,DPB能够利用充当电子受体,产生与O2同样的生物摄磷作用[1~2]。 许多科学家对聚磷菌反硝化作用机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发现,在反应器中创造厌氧、缺氧交替的环境就可筛选出以作为电子受体的聚磷菌即DPB;对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运行过程的研究也发现,当微生物依次经过厌氧、缺氧和好氧3个阶段后,约占50%的聚磷菌既能利用O2又能利用作为电子受体来吸磷,而剩余的微生物仅能利用O2作为电子受体来吸磷。这些考察结果的表明:除了O2可作为电子受体外,亦可作为微生物氧化PHB的电子受体;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中的确存在DPB类微生物,而且通过驯化可得到富集DPB的活性污泥[3]。 相对于传统脱氮除磷联合工艺,DPB反硝化除磷技术的优势之处在于[4]:①节省碳源的消耗量,避免了反硝化菌和聚磷菌之间对有机物的竞争,适合处理低C/N的污水;②减少曝气量,节省了电能,DPB的吸磷由于用硝酸盐代替了氧气,故曝气量得到了节省;③减少了除磷脱氮运行中产生的污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