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淀区高三年级二模语文.doc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 2011.5
1. D 2.C 3.B 4.A 5.C
二、
6.C(引:被领到)
7.D(转折连词,然而) (A 第一个“因”,理解为“于是”或“趁机”均可;第二个“因”介词,凭借;B第一个“何”为疑问代词,什么;第二个“何”为疑问代词,“怎么”。C第一个“焉”为语气助词;第二个“焉”,代词。)
8.B(京城内下的雨小些) 9.C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1.(5分)
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谨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学者自皆修饬矣。(“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可断可不断)
12.(8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时矫首而遐观
不矜名节 浮光跃金
千载谁堪伯仲间 小乔初嫁了
三杯两盏淡酒 青山遮不住
(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②(4分)“归期犹及柳依依”是说胜利归来还赶得上杨柳依依的春天。“犹及”一句与上文的“才通”“已动”意脉相贯,表现此前行军作战的迅捷顺利,强调归期在即,同时又与后文的“不须啼”呼应,暗示胜利指日可待,表现出喜悦乐观的情怀、豪迈慷慨的胸襟。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4.C (3分)
15. (5分)
①电磁污染不易被人感知;②电磁污染无处不在;③电磁污染容易引起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
(答对3点得5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1点得2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16.(4分)B D
17.(1)(3分)要点:
照应前文《适园小记》中的相关内容,写出了胡令行工作生活的环境,推动情节的
发展,用环境的优美衬托胡令行品行的美好。
(答对3点即可得3分,意思对即可)
(2)(4分)要点:
引出小说的主人公胡令行(1分),突出了胡令行的才能(1分),表现了他高雅脱
俗的志趣(1分),用“置足园”来衬托“适园”,为表现他更高的人生追求做铺
垫(1分)。(言之成理即可)
18.(4分)要点:
适园是怡人性情,适人意趣的山水佳胜之处(2分),是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美好之地(2分)。
19.(10分)
第一个问题(3分)胡令行是一个有才能、志趣高雅、有理想有追求、热爱学生、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意思对即可)
第二个问题(4分)对胡令行的评价言之成理即可。
语言通顺(3分)
21.作文(60分)(略)依据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附:文言译文
(一)
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王肃年少时聪明善辩,阅读经籍史书,有着远大的志向。事奉萧赜,历任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等。王肃自称《礼记》《易经》是他的专长,但也没能通解它们的大义。他的父亲王奂及兄弟都被萧赜杀害,王肃从建业来投奔魏国。
高祖到了邺城,听说王肃到来,虚心接待他,召见他询问归顺的原因。王肃言辞敏锐,语义确当,善辩而有礼貌,高祖很同情他的遭遇。于是又说到治国的策略,王肃陈说安定的办法,谈吐文雅说理透彻,深合皇帝的心意。高祖赞叹且采纳了他的意见。促膝谈至日影偏移,未感到久坐的疲劳和时间的长久。于是又趁机说到萧氏有灭亡的先兆,有可以利用的机会,劝高祖大举南征。高祖谋取南方的心思于是变得更加急切。对王肃的器重与优待每日都在增长,亲王贵戚与旧臣都不能离间这种关系。
高祖去世,临终下诏任命王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元禧等一起任辅政大臣,征召王肃至鲁阳去处理事务。王肃到鲁阳后,就与元禧等一起参与谋划。由鲁阳至洛阳,沿途丧葬等事,交付王肃酌情处理,他忧心劳苦,筹划料理,超过了皇室的亲戚故旧。元禧兄弟都敬重而亲近他,上下堪称和睦。只有任城王元澄认为王肃是由偏远之地提拔上来的,一时之间在自己之上,认为是憾事。常对别人说:“朝廷把王肃安置在我上面还可以,而堂叔广陵,是宗室中年尊德高者,历任内外要职,为何突然令王肃位居他的上面?”王肃听到他的话后,常常降低身份回避他。不久王肃被任城王元澄奏章弹劾,说王肃谋叛,但诬告不久就被澄清了。
王肃在边塞尽心竭力安抚外邦,远近民众归顺,依附他的人多得像集市上的人一样。王肃诚恳地安置接纳,很受归附者的信任。王肃自身清廉喜好施恩,不爱好声色,始终廉洁简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但王肃的性情稍显轻佻,颇以功名自负,护着自己的缺点而自夸,很少推举别人,高祖常常提到他的这些缺点。
景明二年王肃在寿春去世,时年三十八岁。
?
(二)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